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宋朝一共多少年

    宋朝一共多少年
    宋朝建立到滅亡一共有多少年?南宋和北宋分別由誰建成的?又是怎樣滅亡的?
    其他人氣:375 ℃時間:2020-06-03 12:09:39
    優(yōu)質(zhì)解答
    宋朝
    【概述】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jù)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開國時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亂政的現(xiàn)象,采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雖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不敵北方鄰國,先于1127年使徽、欽二宗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戰(zhàn)中亡于蒙古.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fā)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jù),兵變、民亂次數(shù)與規(guī)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藝復興與經(jīng)濟革命的也頗有人在.
    【北宋歷史】
    立國之初
    宋太祖趙匡胤像宋朝開國皇帝是趙匡胤,廟號太祖.他本來是后周的殿前都點檢,由于戰(zhàn)功卓著,成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繼位的恭帝年幼,趙匡胤于是有了稱帝的野心.顯德七年春節(jié),趙匡胤的黨羽制造遼國進攻的假情報,當時的宰相范質(zhì)急令趙匡胤率軍北上御敵.正月初三,趙匡胤抵達陳橋驛,當日夜里他酣睡之時,被手下軍隊黃袍加身,三呼萬歲,擁戴為天子.后周官僚得知后已知無力回天,只得面對現(xiàn)實.周恭帝被迫遜位.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與開寶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前后兩次“杯酒釋兵權”,將手握重兵的將軍與地方官吏的武將軍權予以剝奪,委以虛職,并改以文官帶軍,將軍權與財政大權全部集中到中央.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現(xiàn)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但是這也導致地方資源狹少,最終讓宋朝在對外戰(zhàn)爭中屢屢失敗.
    宋太宗趙光義像宋太祖所面臨的另外一項事業(yè)就是統(tǒng)一全國.趙匡胤在與趙普雪夜商討后,決定以先南后北為統(tǒng)一全國之步驟.趙匡胤首先行假途滅虢之計,滅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滅亡后蜀、南漢、南唐三國.太祖一心希望統(tǒng)一全國,還設立封樁庫來儲蓄錢財布匹,希望日后能夠從遼朝手中贖買燕云十六州.開寶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進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其弟趙光義忙于即位,全國統(tǒng)一事業(yè)暫告停止.宋太祖弟趙光義即位,廟號太宗.太宗穩(wěn)固統(tǒng)治地位后,繼續(xù)國家統(tǒng)一事業(yè),先是割據(jù)福建漳、泉兩府的陳洪進及吳越錢氏歸降,其后再滅亡北漢.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顧大臣反對,趁滅亡北漢的余威,從太原出發(fā)進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復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滿,下令進攻燕京.結果在高粱河遭遇慘敗.此役之后,宋朝的戰(zhàn)略便轉(zhuǎn)為被動.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結果又敗,著名的大將楊業(yè)也在此役中陣亡.之后宋朝在對黨項的戰(zhàn)爭中也多失敗,四川又爆發(fā)民變.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轉(zhuǎn)為重內(nèi)虛外.太宗本人附庸風雅,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重視文化事業(yè),宋朝重教之風因此而開.太宗還喜好書法,善草、隸、行、篆、八分、飛白六種字體,尤其是飛白體.連宋朝的貨幣淳化元寶上的字也是太宗親題.
    太宗即位之事頗有疑云,是為“燭影斧聲”事件,民間也一直傳說趙匡胤是被趙光義害死的.為確保政權的合法性,趙光義拋出其母杜太后遺命之說,即“金匱之盟”.金匱之盟起源于杜太后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命,杜太后稱要趙匡胤死后先傳光義,再傳光美(后改名為廷美),再傳德昭(趙匡胤長子).這份遺書藏于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雖然有金匱之盟的說法,但是太宗卻先后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貶黜廷美到房州,兩年后廷美就死于謫所.太宗長子元佐也因為同情廷美而被廢,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駕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繼恩等企圖立元佐為帝.幸虧宰相呂端處置得當,趙恒才順利即位,廟號真宗.宋朝也開始進入全盛時期.
    步入盛世
    宋真宗趙恒太宗死后,真宗趙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黃老政治,無所作為.自從雍熙北伐之后,遼朝就經(jīng)常在宋遼交界處搶劫殺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終于演變成大規(guī)模侵宋戰(zhàn)爭.宰相寇準力主抗戰(zhàn),結果真宗親征,宋軍士氣大振,與遼軍相持在澶州城下,遼軍被迫求和.經(jīng)過幾番交涉,兩國議和成功.和約主要內(nèi)容是:宋每年給遼絹廿萬匹,銀十萬兩,雙方為兄弟之國.史稱該和約為“澶淵之盟”.
    后來,寇準漸漸失寵,最終被罷相.真宗開始信用一佞臣王欽若.王欽若擅長逢迎,深知真宗希望營造天下太平的氛圍,于是極力鼓吹真宗封禪.王欽若本人也與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聯(lián)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結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禪.這嚴重損耗了民力.
    真宗與皇后劉氏無子.一次真宗偶爾臨幸劉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結果李氏與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產(chǎn)下一子(趙受益),也就是后來的仁宗.后來劉氏與另外一名嬪妃楊氏共同撫養(yǎng)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趙受益為太子,并改名為趙禎.乾興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駕崩.太子趙禎即位,劉皇后被尊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軍國大事.從此開始了劉太后十六年的垂簾聽政時代.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仁宗執(zhí)政早期一直處在劉氏的陰影之下,直到劉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負.仁宗皇后雖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別寵愛一名張貴妃.但張氏出身低賤,一直未能成為皇后.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張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禮處理喪事,并追封為溫成皇后,結果出現(xiàn)的一生一死兩皇后,可謂曠古未見.
    西夏李元昊于大慶三年(1038年)稱帝后,宋夏之間爆發(fā)了數(shù)年的戰(zhàn)爭,宋軍屢戰(zhàn)屢敗,導致了重熙增幣.爾后仁宗任用范仲淹、呂夷簡、富弼、包拯、韓琦等能臣推行慶歷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國家進入建國以來最繁榮的階段.但是一些守舊派人物指稱這些改革派官吏拉幫結伙,互相吹捧,是朋黨.由于仁宗一向最厭惡結黨營私,這些官僚后來多被貶為地方官.短暫的慶歷新政就此結束.在邊疆上,仁宗任用大將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蠻儂智高的叛亂和西夏的挑釁.
    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趙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趙元份之孫.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后,英宗才開始親政.但是英宗親政半個月后就爆發(fā)了濮議事件,這場爭論長達十八個月.時間起因是宰相韓琦提請討論關于英宗生父的名分問題.朝中因此分成兩個派別,一派認為應稱英宗生父濮王為皇伯,另外一派則認為應該稱為皇考.最終曹太后下旨,稱英宗之父為皇考.才平息了這場爭論.但總體來說,英宗還是一位有為的君主.他繼續(xù)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膽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重視書籍的編修,《資治通鑒》的寫作就是英宗所提出發(fā)起的.
    熙寧變法與新舊黨爭
    有“愿為五陵輕薄兒,生當開元天寶時”之嘆的王安石英宗死后,他的長子神宗趙頊即位.神宗在位期間,宋朝初期制訂的制度已經(jīng)產(chǎn)生諸多流弊,民生狀況開始倒退,而邊境上遼和夏又虎視眈眈.神宗因此銳意改革.神宗啟用著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進行朝政改革,將其任命為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輸、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馬、方田均稅等.但是,新法的實行遭到了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對新法強烈反彈.加上全國天災不斷,神宗的新法實行的決心也有所動搖.熙寧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鄭俠的官員向神宗上呈一幅流民圖,圖中景象慘不忍睹,神宗因此受到極大震撼.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暫罷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項法令.盡管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復,但神宗與王安石之間已經(jīng)開始不信任.熙寧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罷相,出知江寧府.后來變法派中的官員呂惠卿肆意妄為.王安石因此回京復職,但是他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堅決阻撓.熙寧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長子去世,王安石借機堅決求退,神宗于十月再次罷免王安石的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問世事.
    盡管后人對熙寧新法的評價非常兩極,但無庸質(zhì)疑,新法的推行效果遠不如王安石預想.新法的實行雖然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和耕地面積,但是卻嚴重增加了平民的負擔.熙寧新法在軍事上的改革也只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軍隊戰(zhàn)斗力無明顯改善.加上王安石操之過急,將需要很長時間社會演進才能完成的十余項改革在短短數(shù)年內(nèi)全盤推行,使變法陷入了欲速則不達的困境.而且,新法實施到了后期,條文與執(zhí)行效果相差越來越大,一些措施從利民變成擾民.新法執(zhí)行過程中用人不當也是最后失去民心的原因,變法派中如呂惠卿、曾布、李定和蔡京等都是人品相當有爭議的人物.有的更被視為小人.對于這次改革,以“大歷史”著稱的史學家黃仁宇評論這次變法:“早我們之前九百年,中國即企圖以金融管制的辦法操縱國事,其范圍與深度不曾在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現(xiàn)代金融是一種無所不至的全能性組織力量,它之統(tǒng)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與它類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禮.”
    王安石被罷后,神宗繼續(xù)改革事業(yè),號為“元豐改制”.元豐改制雖與熙寧變法并稱為“熙豐新法”,但改革力度無法同熙寧變法相提并論.伴隨著國力的增強,神宗將焦點轉(zhuǎn)移到外患上.他決心消滅西夏.熙寧五年(1072年)五月,神宗開始西征西夏,取得了很大勝利,也大大鼓舞了神宗的信心.元豐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發(fā)生政變,神宗借此再次征討西夏.結果卻遭到慘敗.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豐八年(1085年)正月初,神宗立六子趙傭為太子.而神宗頒布的新法雖然曾短暫被其母高太后廢,但不久又陸續(xù)恢復,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時期.
    神宗駕崩后,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對剛即位的哲宗趙煦嚴加鉗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并冷落哲宗,結果引發(fā)嚴重的新舊黨爭,是為元佑黨爭.哲宗親政后,貶斥舊黨,信用新黨,變法事業(yè)因此得到了持續(xù).
    靖康之變
    宋徽宗,是一位天才藝術家,卻也是亡國之君.主條目:靖康之變
    哲宗沒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趙佶即位,是為宋徽宗.徽宗專好享樂,對朝政毫無興趣.徽宗自幼愛好筆墨、丹青、騎馬等.趙佶的生活糜爛,喜好逛青樓.還大興土木,聽信道士所言,在開封東北角修建萬歲山,后改名為艮岳.艮岳方圓十余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勝地.里面亭臺樓閣、飛禽走獸應有盡有.徽宗還在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在東南搜刮奇石,是為花石綱,引得民怨沸騰.
    徽宗不理朝政,政務都交給以蔡京為首的六賊.蔡京以恢復新法為名大興黨禁,排斥異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達了一個禁止元佑法的詔書.此即謂元佑奸黨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當他看到遼國被金國進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節(jié)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雙方商議兩國共同攻遼,北宋負責攻打遼的南京和西京.滅遼后,燕云之地歸宋,過去宋朝給遼國的歲幣改繳金國.此即為海上之盟.但宋朝軍隊卻被打得大敗.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營、平、灤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兩路南下攻宋.趙佶嚇得立刻傳位其子欽宗趙桓.欽宗患得患失,在戰(zhàn)和之間舉棋不定.后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啟用李綱來保衛(wèi)東京.雖然一度取得了勝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淪陷.十一月,開封外城淪陷,金軍逼迫欽宗前去議和.閏十一月卅日,欽宗被迫前去金營議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銀.欽宗因此大肆搜刮開封城內(nèi)財物.開封城被金軍圍困,城內(nèi)疫病流行,餓死病死者不在少數(shù).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徽、欽二帝被廢,貶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營.金朝另立張邦昌,建立一個名為“大楚”的傀儡政權.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國城,史稱靖康之變或靖康之禍.徽宗被封為昏德公,欽宗被封為重昏候.最后兩人客死異鄉(xiāng)五國城.
    盡管徽宗在朝政上毫無建樹,但無庸質(zhì)疑,他在書畫上的造詣無與倫比.徽宗的書法和繪畫都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獨創(chuàng)瘦金體,并重視書畫事業(yè).翰林書畫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就是其提拔.就連其子趙構也受到薰陶,成為杰出書法家.
    【南宋歷史】
    建炎南渡
    岳飛雕像金朝在靖康之難中俘虜了眾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趙構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網(wǎng)之魚.靖康二年(1127年),趙構從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趙構一路從淮河、長江,到杭州恢復宋朝,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臨安,名為“行在”(陪都),實為首都.金朝也一路南撲,直逼臨安,高宗無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溫州沿海漂泊了四個月之久.由于南方天候潮濕河道縱橫,加上南宋軍民的英勇抗戰(zhàn),金主帥完顏兀術決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鎮(zhèn)江時,被宋將韓世忠斷掉后路,結果被逼入黃天蕩.宋軍以八千人之兵力圍困金兵十萬,雙方相持四十八日,最后金軍用火攻才打開缺口,得以撤退,金軍又在建康被岳飛打敗,從此再不敢渡江.
    在南宋“中興四將”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飛.他通過北伐奪取了金朝扶植的偽齊政權控制的土地.但岳飛功高蓋主,又與高宗意見相左[來源請求],為他之后被殺埋下伏筆.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毀和議南侵,由于宋朝軍民抗戰(zhàn)英勇,金軍在川陜、兩淮的進攻皆告失敗.七月,金將兀術轉(zhuǎn)攻郾城,被岳飛打敗,轉(zhuǎn)攻穎昌,又敗.岳家軍乘勝追擊,一直打到距開封僅四十五里的朱仙鎮(zhèn).北方義軍也紛紛響應岳飛.以至于金人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并一度打算放棄開封,渡河北逃.但此時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班師,北伐之功毀于一旦.最后,岳飛以莫須有之罪名被害.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與金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宋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
    高宗任用秦檜為相.秦檜在靖康年間曾主張抗金,后被金人掠去.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檜南返,由于他奉行投降政策,與高宗之意甚合.秦檜歸朝僅三月就成為副宰相,八月后又成為右丞相.由于秦檜積極培植黨羽,卻對議和不甚熱心,一年后就被高宗罷免.罷相后的秦檜韜光養(yǎng)晦,侍機而動.紹興八年(1138年)五月,高宗又任命秦檜為右丞相.秦檜上臺后,迫害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官員,聯(lián)姻外戚,結交內(nèi)臣.高宗對于秦檜的行為也只是默許.后期由于秦檜權勢太大,引來高宗的警覺.例如高宗親下命令,使秦檜的孫兒失去狀元.秦檜的權勢日漸下降.紹興廿五年(1155年),秦檜病重,他又策劃讓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決,不久就一命嗚呼.
    秦檜死后,高宗一方面打擊其余黨,一方面重用投降派官員.高宗沒有生育能力,因此他從太祖的兩名后裔趙瑗和趙璩中選擇繼承人.最后趙瑗勝出.紹興卅二年(1162年),趙瑗被立為太子,并改名趙慎.紹興卅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被虞允文在采石擊退.此事讓高宗萌生退意.紹興卅二年六月,五十六歲的高宗下詔退位,太子趙慎即位,是為孝宗.他自己則稱太上皇,居德壽宮,高宗成為太上皇后,縱情享樂,花費巨大.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八日,高宗逝世.
    偏安江南
    孝宗即位后,改革朝政,力圖恢復,宋朝相對進入到一個興盛時期,孝宗平反岳飛冤獄,起用主戰(zhàn)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孝宗令李顯忠、邵宏淵等出兵北伐.北伐雖然一度勝利,但由于各路將領不和加上輕敵思想,北伐歷時僅廿日就告失敗.之后,孝宗不得已與金和談,隆興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簽定和議,史稱隆興和議.但孝宗仍然念念不忘恢復中原,繼續(xù)整頓軍備.不過由于虞允文等一批主戰(zhàn)派將領的辭世,最后北伐事業(yè)不了了之.在內(nèi)政上,孝宗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總體說來,宋朝的內(nèi)政形勢有所改觀.高宗死后,孝宗對政治日益冷感,最后決定讓位于其子趙敦,也就是光宗.然光宗即位不久就患了精神疾病,加上他對自己非常不孝,讓孝宗十分傷感.紹熙五年(1194年)七月,孝宗去世.
    光宗性好猜忌,非常不信任其父孝宗的周遭大臣,因此他即位兩年后就日漸瘋癲.紹熙五年七月,孝宗病死后,光宗然不服喪.臨安城內(nèi)混亂不堪,局勢不穩(wěn).宗室趙汝愚和趙彥逾便開始秘密策劃立新君.最后,太皇太后下詔,光宗被奉為太上皇.他的兒子趙擴即位,是為寧宗,改元慶元(1195年).六年后,光宗去世.史載寧宗“不慧”,智商低下.寧宗一朝都被兩名權臣——韓侂胄和史彌遠操控.盡管寧宗智商低下,但總體而言尚算一名忠厚之主.
    內(nèi)憂外患
    寧宗初期,趙汝愚任宰相.趙汝愚本人政治操守良好.但由于皇室任職宰相本就不合禮法,加上韓侂胄煽風點火,最后他被罷去相位.但是,民間依然十分懷念他,臨安城門上每天都有悼念的詩文.韓侂胄為了徹底清除趙汝愚的影響與排斥異己,假借學術之名,制造慶元黨禁.將理學稱為“偽學”,而朝中信仰理學的大臣又多反對韓侂胄.韓侂胄借此將信仰理學的士大夫全部趕出政府.
    慶元六年(1200年),韓侂胄見理學已構不成威脅,便解除黨禁.但是,黨禁不得人心,為了籠絡士人,韓侂胄又借北伐的名義蠱惑人心.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貿(mào)然進行北伐,結果很快就遭到了失敗.北伐的失敗讓韓侂胄成為眾矢之的.他的政敵史彌遠借此與主和派和韓的反對派集結成聯(lián)盟.而金人又以殺韓侂胄作為和談條件之一.開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史彌遠等偽造密旨,將韓侂胄殺死.從此之后開始了史彌遠專政時期.史彌遠與楊皇后勾結,大權獨攬.
    寧宗本有八子,但都夭折了.于是他立沂王的兒子趙竑為太子.趙竑對史彌遠的專政非常不滿.因此史彌遠廢趙竑太子之位,改立趙昀為皇位繼承人.嘉定十七年(1224年)閏八月三日,寧宗去世.趙昀接替即位,是為理宗.但是,史彌遠繼續(xù)其的專政,而趙昀也奉行韜光養(yǎng)晦的策略.
    紹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彌遠去世.理宗終于擺脫了史彌遠的陰影.次年,理宗改元端平,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理宗將史彌遠舊黨盡數(shù)罷斥,朝政一度得到了改觀.同時在北方,金朝正面臨蒙古的步步緊逼,面臨亡國.朝中的對外政策也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聯(lián)蒙抗金;另一派認為應該銘記唇亡齒寒之道理以及海上之盟的教訓,援助金朝,讓金成為宋的藩屏.
    紹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使來商議宋蒙合作夾擊金朝,當朝大臣大多贊同,只有趙范反對.理宗答應了蒙古的要求,蒙古也允諾滅金之后將河南還給宋朝.但是這只是口頭協(xié)定,沒有留下書面協(xié)定,因此埋下了后患.金哀宗得知后,也派使節(jié)來宋朝陳述厲害,希望聯(lián)合抗蒙,但被理宗拒絕.理宗任命史嵩之主管滅金事宜.
    紹定六年(1233年),宋軍攻克鄧州.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蔡州被攻克,金哀宗自縊,金朝滅亡.宋將孟琪將金哀宗遺骨帶回臨安.理宗將金哀宗遺骨供奉于太廟,以告慰徽、欽二宗在天之靈.
    滅亡
    宋端宗趙是和趙昺被元朝軍隊相逼南逃避難,途經(jīng)香港九龍半島一塊估計約有300公噸的巨巖休息,后來附近的民眾在那塊可以容納50多人的巨巖上,刻上“宋王臺”三個漢字.原巖已被毀,圖中巖石只是后人再立.金朝滅亡后,蒙軍北撤,河南空虛,理宗意圖據(jù)關(潼關)、守河(黃河)、收復三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歸德),光復中原.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趙葵為主帥,全子才為先鋒,下詔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復南京.七月五日,宋軍進駐開封.但由于糧草不濟,貽誤戰(zhàn)機,宋軍進攻洛陽時被蒙軍伏擊,損失慘重.各路宋軍全線敗退.端平入洛宣告失敗,宋在此役中損失慘重,大量精兵與物資付諸流水,也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聲色犬馬,朝政大壞.理宗兩子早夭,因此最后理宗擇其弟趙與芮之子趙祺為皇儲.由于趙祺其母曾在懷孕期間服用過墮胎藥,因此趙祺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詔立趙祺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理宗去世,趙祺即位,是為度宗.
    趙祺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右丞相賈似道因此擅權.賈似道結黨營私,排斥異己.終日在葛嶺別墅中與妻妾玩樂,由于他好斗蟋蟀,時人稱他為“蟋蟀宰相”.他禁止讓前線戰(zhàn)事讓度宗了解.襄陽、樊城被圍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端平二年(1235年),蒙軍首次南侵,被擊退.蒙軍并不甘心失敗,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兩次南侵,其前部幾乎接近長江北岸.由于宋軍奮勇作戰(zhàn),打敗蒙軍,再一次挫敗蒙軍度江南下的企圖.而后,南宋軍民又在抗蒙將領孟拱、孟瑛、余玠等人的指揮下,多次擊敗蒙軍,使其不得不企圖繞道而行.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戰(zhàn)合州時受宋軍的流矢所傷因而死于軍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與宋軍交戰(zhàn),聽到消息后,立即準備撤軍以便奪取大汗之位,賈似道借機派人與忽必烈議和,以保太平.這樣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為汗.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國號為元.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九日,度宗去世,終年35歲.
    度宗去世后,其長子趙㬎即位.當時,宋朝的統(tǒng)治已進入癱瘓狀態(tài).德佑元年(1275年)春,元軍攻克軍事重鎮(zhèn)安慶和池州,威逼建康,長江防線崩潰.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賈似道能出征,結果宋軍大敗.賈似道被貶,在赴任途中被監(jiān)押官鄭虎臣所殺.德佑元年十一月廿日,常州淪陷,元軍舉行大屠殺.不久平江也告淪陷,臨安人心惶惶.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臨安城里舉行受降儀式,趙㬎正式退位.但趙㬎之弟趙是和趙昺被大臣保護逃出臨安.趙是在福州即位,是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內(nèi)部斗爭不斷,景炎元年十一月,蒙軍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陳宜中、張世杰護送趙是和趙昺乘船南逃,從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達雷州.四月十五日,年僅十一歲的趙是去世.陸秀夫與眾臣擁戴趙昺為帝,改元祥興(1278年).在元軍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遷往崖山.元軍在南宋漢人叛將張弘范領軍緊追在后,對崖山發(fā)動總攻,宋軍無力戰(zhàn)斗,全線潰敗.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余人集體跳海自盡.世人不恥張弘范,特于此立碑“宋張弘范滅宋于此”嘲之,宋朝到此宣告徹底滅亡.崖山海戰(zhàn)極為慘烈,據(jù)估計,宋軍在此役中陣亡十萬,海上都是尸體.身在元營的文天祥親自目睹慘狀,作詩云:“羯來南海上,人死亂如麻.腥浪拍心碎,飆風吹鬢華.”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