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漁時喜歡詠的歌詞.字面意思是這樣.
關于詞牌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1000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他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他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他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
(一)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jù)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他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jù)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二)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叫《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三)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漁歌子〉詠的是打漁,〈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fā)生任何關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可以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