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關于化學粒子的一些基本問題.

    關于化學粒子的一些基本問題.
    1.我們總是說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就容易失電子,大于4就容易得電子,那是在什么時候才會得或失電子(不會無端端一個原子就忽然得或失電子吧)?是不是在所有化學反應中,原子就會有失或得電子?例如NACL就是以離子形式存在.又例如2H2+O2 點燃==2H2O就說這個反應中,H失去一個電子,O得2個電子,然后生成一個H2O分子(不帶電)?
    2.如果最外層電子數=4時是容易得還是容易失電子?
    可能有些專業(yè)用語有錯誤,因為我的化學基礎不好,
    化學人氣:676 ℃時間:2020-06-18 09:51:59
    優(yōu)質解答
    首先你需要對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惰性元素有一個了解.所有的原子都有保持電子層滿層的傾向(最外層或者全部填滿或者全部不填).金屬元素是最外層電子數比較少的元素,相對于要把最外層全部填滿,反而丟掉最外層的電子比較容易些(比如Na原子最外層電子是1個,他需要獲得7個電子才能滿層,或者丟掉1個電子才能空層,肯定丟掉電子要簡單些).這種傾向于失去電子的性質我們叫做“金屬性”.非金屬元素由于最外層電子數較多,相對地使最外層填滿要容易些(比如Cl原子最外層是7個電子,它需要得到1個電子或者失去7個電子才能達到最外層滿的狀況,必然是得到電子要容易些).惰性氣體元素最外層已經是滿層的了,結構已經很穩(wěn)定了,他們一般不需要再得到或者失去電子,因此他們極少參與化學反應.
    上面說了所有的原子都有保持電子滿層的傾向,因此當他們不能滿足這個條件的時候,就會表現出這樣的性質.碰到合適的條件時,就會“想方設法”去滿足這個條件.
    然后講一下化合物的組成.當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合時,由于一個善于得到電子一個善于失去電子,“干柴遇到烈火”,他們很豪爽地湊成了一對,一個心甘情愿“完完全全”地拿出電子,一個理所當然地“完完全全”接受了贈送的電子,這樣金屬元素的原子由于少了電子而變成帶正電的陽離子,非金屬元素由于多了電子而成為帶負電的陰離子,因為正電和負電是會相互吸引的,所以金屬陽離子的周圍包滿了非金屬陰離子,同樣非金屬離子周圍也包滿了金屬陽離子.這種完完全全由于電子的失去獲得而產生電性,進而形成金屬鍵的化合物叫做離子型化合物.另外一種常見的化合物是有兩種或多種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因為非金屬元素大家都有得到電子的傾向,誰都不愿意失去電子,所有他們之間要共同“生活”的方式只能是“共享”一下已有的電子(打個比方你有7個球我也有7個球,我們誰都不愿意送誰球,要怎么樣才能使我們都有8個球呢?只能是你拿出1個球我也拿出1個球,這樣的2個球放在我們共用的地方作為我們的共同財產).H和O都是非金屬元素,他們組成的化合物不同于離子化合物,因為沒有產生明確的電子獲得與失去,也沒有電荷的作用,他們之間是以帶有“共享”性質的共價鍵連接的,因此叫做共價化合物.但是雖然都是非金屬元素,吸引電子的能力還是有強弱之分的,吸引能力相對強一點的電子對會向它傾斜,它就會相對帶部分負電性,吸引能力弱的就相對帶正電性.
    這樣你應該理解了吧,并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有電子的得失的;原子只要沒有滿層就會有滿層的傾向(能不能發(fā)生反應還要看條件,但這種傾向是有的);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不能說失去電子得到電子,他們之間是以共用電子對的形式形成的化合物——水:O貢獻出2個電子,每個H貢獻出1個電子,這樣共有兩對共用電子對.
    最后一個問題,最外層電子數是4的時候要判斷是得電子還是失電子確實比較復雜,其實兩方面都有可能,但是簡單來說,最外層離原子核較近的元素相對容易得到電子,最外層離原子核較遠的相對容易失去電子,這個你可以看一下元素周期表的有C元素的那一列,比較前面的C和Si因為的電子能力相對強一點被列為非金屬元素了,而之后的Ge、Sn列為金屬了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