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fā)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后,他就根據(jù)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fā)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fā)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余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zhuǎn)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并拿了測得的數(shù)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么費那么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里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shù)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么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準確,又節(jié)省時間,你怎么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jié)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里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xiàn)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里越來越窮,他經(jīng)常到當鋪賣掉家里值錢的東西,然后再在藥店給父親買藥.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回來時老師已經(jīng)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里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后到藥店去買藥,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當鋪和藥店,之后又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里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里,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zhàn)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后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xù)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zhì)樸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jīng)難魯迅留下深贏得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xù)前進.
聚螢讀書
車胤,生于晉朝,本是富家子弟,后來家道中落,變得一貧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卻能自強不息.
車胤年輕時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勞.他因為白天要幫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長夜多讀些書,好好充實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貧,根本沒有閑錢買油點燈,有甚么辦法可以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間背誦書本內(nèi)容,直到一個夏天的晚上,他看見幾只螢火蟲在飛舞,點點螢光在黑夜中閃動.于是,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他捉來許多螢火蟲,把它們放在一個用白夏布縫制的小袋子里,因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螢火蟲的光,他把這個布袋子吊起來,就成了一盞「照明燈」.
車胤不斷苦讀,終于成為著名的學者,后來還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員;那時候,每逢舉行甚么集會或慶祝活動,如果車胤沒有到場,大家就覺得掃興.
李大釗7歲時正式入學,是個勤學苦練,惜時如金的孩子.有一天爺爺有事外出,把孫子一人留在書房里讀書.當時春光明媚,一群麻雀在房外樹枝間嬉戲,吱吱叫個不住,大釗只是聚精會神地讀書寫字,根本不受外界的一絲干擾,好像外面不曾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似的.
快到中午了,爺爺還沒回來.大釗做功課也覺得很疲勞,便去姑姑房間里,幫她干一點兒小活計.沒過多大工夫,姑姑便要大釗到院子里去玩玩.大釗笑著說:"我?guī)凸霉酶苫?就是休息腦子的,跟到院子里去玩不一樣嗎 "爺爺回家后,聽姑姑說了這件事,很高興.他說:"大釗這孩子有志氣,將來終會出人頭地,干一番大事業(yè)."
大釗聰穎早慧,連先生們也另眼相看于他.自從大釗7歲起,相繼跟好幾位先生讀書學習過.由于他學得快,特別善于思索,有的先生過一段時間,便再也教不了他,只好要他祖父另請先生.到大釗13歲時,跟黃玉堂老先生讀書.那時候滿清政府腐敗無能,招致了列強步步入侵.不久,八國聯(lián)軍打進了北京城,火燒了圓明園.慈禧太后帶著皇室成員逃往西安了.而具有強烈愛國之心的義和團和紅燈照卻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抵抗.帝國主義的魔爪也伸到了大釗家鄉(xiāng)附近.中國人民遭受侵略者的燒殺掠奪,苦難深重極了.有一回,李大釗聽先生講太平天國的故事.他不等先生講完,便大聲喊:"我要學洪秀全,推翻清朝皇帝!"一時間,嚇得黃先生忙去捂學生的嘴,生怕張揚出去有殺身之禍.
老先生深知大釗有志于救國,便在暗中鼓勵他好好學習.后來大釗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清政府辦的北洋法政學校,走出了山鄉(xiāng),去尋找救國之路了.幾經(jīng)探索后,他終于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從此開始了他在中國開創(chuàng)和推動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偉大歷史進程.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理論家,戰(zhàn)略家,又是一位著名詩人.
少年毛澤東胸懷大志,勤于獨立思考,反對私塾里那種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認為只有多用腦子,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學得扎實,記得牢靠.正因為如此,毛澤東讀了許多書之后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為什么所學的課本及課外的故事書大都是歌頌帝王將相,圣人君子,而沒有歌頌窮苦百姓的呢 這事他思考了很久,后來他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書都是為剝削和壓迫人民的人寫的,而不是為窮苦百姓們寫的,這種情況太不合理了,應當改變.毛澤東幼年時身體很弱,經(jīng)常生病.12歲時,還生過一場大病.他想:身體老是這樣下去,以后怎么能為國家做事情呢 從此以后,他就經(jīng)常在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游泳,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他的身體漸漸結(jié)實起來,在這以后,他又經(jīng)常到湘江里去游泳,有意識地磨練自己的意志,一游就是幾個小時,除此之外,他還和同學一起在野外露宿和遠足.這樣做不僅僅鍛煉了身體,還磨練了自己的意志,樹立了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都有力地幫助他后來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領導革命,戰(zhàn)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完成了以解救天下窮苦百姓為己任的壯志宏圖.
猜你喜歡
- 1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0千米,3小時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改用每小時52千米的速度行駛,再行幾小時到達乙地?
- 2印第安人喜愛雨后清風的氣息,喜愛它拂過水面的聲音,喜愛風中飄來的松脂的幽香.修辭手法?
- 3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向量AB+CA+BD等于
- 4高中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關習題...
- 5y=x的平方+根號下【X-1/X+1】的導數(shù)怎么求啊
- 6用瓊脂平板劃線法分離細菌,培養(yǎng)后如何識別是你接種的,還是操作時雜菌污染?
- 7在1 2 3 4 5 6 7 8 中間填上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等于2008
- 8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bx+c ,當4a+2b+c=0時,拋物線必過x軸上一點,這一點是什么?/
-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二段文字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景物?表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 10某大學宿舍里A、B、C、D、E、F、G七位同學,其中兩位來自哈爾濱,兩位來自天津,了
- 11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Ⅰ.本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 g
- 12讀文言文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