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觀念起源于西周時期.
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類自誕生以來,即與自然界共生共存共榮.中國的哲人自古即對此有所省悟,故而提出著名的“天人合一”論.華夏文化的“天人合一”論,把人和自然看成一個整體,重視“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其中特別突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周易·干卦》稱,“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弗違、后天而奉天時”,人順應(yīng)自然,與自然一體,揭示了天與人“相合”的基本思想.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提出,人為“萬物之靈”,但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天生蒸民”,人生于自然,但有精神、有意識的人可以“知天命”,而后可以達(dá)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孔子自稱他50歲“知天命”之后的歲月,能“耳順”、能“從心所欲不逾矩”;老子則認(rèn)為人不過是“天地一芻狗”,故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間的一切無不順應(yīng)自然,合乎自然;莊子明確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齊一”;墨子主張,人們在自己首領(lǐng)的率領(lǐng)下,逐級“尚同”,最后“尚同”于“天志”,把人的主觀意志與客觀法則統(tǒng)一.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隸,人將自己從自然中分出來,這是人對人類自身認(rèn)識的飛躍,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提高后人對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方面,人不能離開自然而存在,人類只有遵守自然法則才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蕭家華主編.《詮釋和諧世界理念——21世紀(jì)構(gòu)建和諧中國與和諧世界戰(zhàn)略命題研究 》 第一卷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歡
- 1給兩個原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怎么表示兩種原子所形成的分子的化學(xué)式
- 2I won't tell you,that's a secret!
- 30.3MPa下空氣的密度是多少?求換算過程.
- 4201.304不銹鋼管的重量計算公式怎么算?
- 5Now let's talk about our food.
- 6一道科學(xué)物理題 公式 好的給分一根長25厘米,體積為5×10-6米3圓形均勻涂蠟的木棒
- 7小紅看一本科技書,看了3天,剩下121頁,如果用這樣的速度看4天就剩下全書的5分之2.這本書有多少頁.
- 8七年級下冊英語p35 3a翻譯
- 9客車和貨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而行,6小時客車距乙地的距離是全程的12、5%,貨車超過中點54千米,已知貨
- 10求不等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 11亞硫酸鋇和硝酸反應(yīng)
- 12在RT三角形中,B為90度,AB為3cm,AC為5cm,要三角形ABC折疊,要C與A重合,得折痕DE,求三角形ABE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