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和翻譯如下:
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
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tài)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這是講個人修養(yǎng)問題.
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學習習慣就可以做老師了.
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⒋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⒌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
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⒍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tài)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于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么呀?”表現(xiàn)了孔子的謙虛.
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⒏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
猜你喜歡
- 1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度數(shù)之比是1:2:3,最大邊長是8,則它的最小邊的長是多少
- 2按規(guī)律填數(shù):1/3、1/2、5/9、7/12、3/5、11/18.此列數(shù)中的第20個數(shù)是————
- 3田 比上下結(jié)構(gòu)是什么字
- 4常溫下不與濃硝酸,濃硫酸,氫氧化鈉反應的是哪種:鋁,鋅,鐵
- 5三基色哪三種顏色?
- 6二分之一x加三分之二,x等于六分之一.
- 7no matter how great the difficulty is 和no matter how great the difficulty it is 區(qū)別 哪個對啊,
- 8急求各個國家的 國籍 國人 語言 以表格形式列出 英文
- 9一條拋物線的頂點是(z,-8).該拋物線與y軸焦點是(0,10),其中一個x軸焦點是(5,0)求:
- 10怎么樣培養(yǎng)寫作文的興趣?
- 11觀察作文四年級
- 12小敏家的客廳長3米,寬2.5米,選擇邊長為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地磚,正好鋪完且鋪的快數(shù)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