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倫理的附庸.
美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但也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雖然美是因人、因物、因事而顯現(xiàn)出來的,但人、物、事卻不是美本身.世間一切事物都只是美的"照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對象.美通過"照片"而顯現(xiàn)在人們面前.因此,人、事、物,即我們的感官能感受到的具體的客觀事物,都只是美的附著物或美的載體,而不是美本身.比如,我們說梅花是美的,這并不意味著美就是梅花,不能說美是梅花;同樣,我們說幫助別人的行為是美的,月亮是美的,某一幅畫是美的,也并不是說美就是幫助別人的行為,美就是月亮,美就是某一幅畫.梅花也好、幫助別人也好、某一幅畫也好,都只是引起人美好感覺的事物,進一步說,就是這些事物都包含、裝載有美的信息,它們都是美的載體或美的"照片".我們從這些事物之中看到了美,這些事物引發(fā)了我們良好的感情,使我們感到愉快,感到高興.于是我們就稱這些象照片一樣把審美對象說成是美,把審美對象與美混為一談的美學家有很多,例如亞里士多德、達芬奇、蔡儀等等.這些美學家為什么會犯這樣一個簡單的錯誤呢?主要是因為美只有通過審美對象才能反映出來,沒有審美對象,也就不存在美,而審美對象既是美的載體也是美的組成部分,并且是美顯現(xiàn)于人們面前的唯一可感的要素.所以,許多美學家都無法將美與審美對象區(qū)分開來,把審美對象當成美也就不奇怪了.
一般來說,對于什么是美,并不是只通過概念到概念的邏輯推理就能說清楚的.要說明什么是美,還需要對美的實例作出分析,需要用實踐來檢驗.因為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含有美的信息的事物為審美對象.
猜你喜歡
- 1動聽的反義詞是什么
- 2hard 比較級到底是harder 還是more hard
- 3一只表的時針長六厘米你,如果走一圈,時針的尖端走過的路程是多少厘米,時針所掃過的面積程是多少厘米?ii
- 4【數(shù)學】高一三角函數(shù)證明題
- 5物理題關于物體運動的快慢
- 6土豆浸沒到底面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玻璃缸中,水面上升了1.5厘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 7向量 矢量 是幾年級的課程呀?
- 8by/on/take/with表示方式時的區(qū)別
- 9仿照下列詞語的結構規(guī)律,再試著寫幾個
- 10驚嘆不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 11一堆煤12噸,用去了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還剩下這堆煤的幾分之幾;如果用去了四分之一噸,還剩下幾噸;如果用去了4噸,用去了這頓煤的幾分之幾?
- 12因參與人體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氣體是_______(填化學式)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