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常見的幾種題型解答
(除雜質、分離、鑒別、推斷)
除雜質:物質的提純又稱之為除雜質,即將所需物質中的雜質除去得到純凈的該物質的操作
重點掌握常見離子:H+、OH-、SO42-、Cl-、CO2-3等的鑒定方法.在混合物提純中,還要記住常見物質的溶解性,強化溶解、過濾、蒸發(fā)等操作.并對復分解反應條件加深理解和應用.
1. 除雜質題: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
一 化學方法:解答除雜質一類的題目時,要注意三原則;三步驟;五種常用的方法.
三原則:①不增:提純過程中不增加新的雜質;
②不變:被提純的物質不能改變;
③易分:被提純的物質與雜質易分離.
三步驟:①根據(jù)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的差異;②確定除雜質方法;③選擇適宜試劑.
五種常用的方法:除雜質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種試劑將被除去的雜質變?yōu)槌恋?再用過濾法除去.(NaNO3;NaCl)
(2)化氣法:加熱或加入一種試劑將雜質變?yōu)闅怏w逸出.(NaCl;Na2CO3)
(3)置換法:應用金屬活動順序通過置換反應除去雜質的方法.(FeSO4;CuSO4)
(4)轉純法(轉換法):將被除去的雜質變?yōu)樘峒兊奈镔|.(CO2(CO))
(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組分化學性質的差異,用試劑吸收其中一種,從而分離提純物質的方法.(H2;CO2)
2. 混合物的分離:
(1)可溶性與難溶性物質的混合物——常用溶解、過濾、蒸發(fā)三步操作加以分離,分別得到純凈物.如:粗鹽的提純;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兩種物質均溶于水,但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一種隨溫度變化大,另一種變化不大時,可考慮——結晶法.即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離.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兩種物質均溶于水時,可考慮用化學方法分離.
3. 物質的鑒別:
鑒別是通過化學實驗將幾種不同特性的物質區(qū)別開來.如鑒別兩瓶無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檢驗出來,即可認定NaCl溶液,另一瓶則是KNO3溶液.
(1)常見離子鑒別的特效試劑
① H+ :紫色石蕊試液. NH4+:堿溶液——有NH3↑.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變藍.
② OH-:無色酚酞試液(可鑒別堿性溶液)——變紅.
③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
④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⑤ SO42-: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2)特征離子關系圖
(3)物質鑒別的原則
① 操作簡便:能用物理方法鑒別的不用化學方法.能用一種試劑鑒別的不用多種試劑.
② 現(xiàn)象明顯:使待檢物質的現(xiàn)象對比度較大.
③ 防止干擾:鑒別Cl-和SO42-時,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4)物質鑒別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氣體鑒別:一看顏色,二用試紙,三用火點,四加試劑.
② 固體、液體鑒別:一看顏色,二看氣體,三辨沉淀.
③ 一種試劑的鑒別:
A. 幾種溶液含不同陽離子時,常選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鑒別試劑.
B. 幾種溶液含不同陰離子時,常選用強酸做鑒別試劑.
C. 幾種溶液酸堿性不同時,常選用紫色石蕊做鑒別試劑.
D. 幾種物質是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時,常選用稀強酸做鑒別試劑.
E. 一種試劑與四種溶液反應時,應是現(xiàn)象對比度大.多數(shù)是有沉淀、有氣體,既有沉淀又有氣體、沉淀顏色不同,無明顯現(xiàn)象.
F. 當給定的一種試劑不能鑒別出被檢物時,可從已鑒別出的物質中找出一種試劑再鑒別.
④ 不同試劑的鑒別:
A. 觀察法:根據(jù)物理性質中顏色、氣味、狀態(tài)、溶解性等進行鑒別.
B. 熱分解法:根據(jù)不同物質的熱穩(wěn)定性,利用產(chǎn)物的不同性質特征進行鑒別.
C. 相互作用法:根據(jù)兩兩混合后的不同現(xiàn)象進行鑒別.
4. 物質的推斷題:
物質的推斷是根據(jù)給出的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運用物質的特性,經(jīng)過分析、推理作出正確的判斷,以確定所給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質,不可能是什么物質;確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質,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質,可能含有什么物質.
推斷題是考查化學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的一種題型.常見的有文字敘述、圖表式、鏈條式三種形式推斷題,無論哪種形式推斷都必備的知識有反應規(guī)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xiàn)象、溶解性等.在題目分析過程中,注意關鍵字的分析,如某物質溶于水是“生成”還是“得到”,“生成”是反應產(chǎn)物,“得到”既可能有反應產(chǎn)物,也可能有原物質.加酸沉淀溶解時有氣體生成,一般有CO2-3.沉淀溶解但無氣體生成時,一般有OH-.部分溶解時,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解推斷題應注意:
(1)推理分析要緊扣實驗現(xiàn)象,思考時要層次分明.判斷的結論要準確,既要明確的肯定,又要明確的否定.
(2)一般情況下,與試題敘述的現(xiàn)象完全吻合的是“一定存在”.與現(xiàn)象不吻合的或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使現(xiàn)象不正確的物質是“一定不存在”.有某種物質的存在不影響其它反應的現(xiàn)象或自始至終沒有參與任何反應的物質是“可能存在”.
【典型例題】
1.用化學方法,所加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并將雜質轉化成氣體,水、沉淀,且不引入新的雜質.
①逸出氣體法:例如Na2SO4(Na2CO3) ②產(chǎn)生沉淀法:例如KCl(K2SO4)
③置換法:例如MgSO4(CuSO4) ④酸堿溶解法:例如BaSO4(BaCO3)
⑤加熱法:例如CaO(CaCO3) ⑥轉換法:例如CO2(CO)
2. 欲除去下列各物質中含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nèi)雜質),請將除去雜質所加的化學試劑的化學式填在橫線上.
①CaCl2(CaCO3)————② NaNO3(Na2CO3)—————③ Cu(Fe)————
④ Cu(CuO)——————⑤ NaNO(NaCl)—————— ⑥ ZnCl2(CuCl2)————
⑦KCl(K2SO4)——————⑧NaOH(Na2CO3)————
3.現(xiàn)有下列五種物質:鋅粉、AgNO3溶液、Ba(NO3)2溶液、Ba(OH)2溶液、NaOH溶液,按下列要求填空.(1)若除去稀HNO3中混有的少量H2SO4,得到純凈的稀HNO3,應加入適量的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鹽酸,以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溶液,應加入適量的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欲采取化學方法除去下表第I欄內(nèi)4種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nèi)為雜質),請分別從第Ⅱ、Ⅲ欄內(nèi)選取合理選項的字母序號,填在對應的答案欄內(nèi).
Ⅰ.物質Ⅱ.除雜試劑和操作Ⅲ.反應類型答 案
①CuO固體(Cu)A.高溫煅燒
B.氧氣,加熱
C.鹽酸,蒸發(fā)
D.銅粉,過濾a.置換反應
b.化合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①
②CaO固體(CaCO3)②
③Cu(NO3)2 ?溶液(AgNO3)③
④NaCl固體(NaOH)④
習題:1. 能一次區(qū)分出氯化鈉、碳酸鈉、氯化鋇三種溶液的一種溶劑是
A. 石蕊試液B. 氫氧化鈉溶液C. 稀硫酸D. 鹽酸
2. 下列每組內(nèi)的溶液,必須使用其它試劑,才能將其全部鑒別開的是
A. B.
C. D.
3. 下列各組固體混合物中,可按照溶解、過濾、蒸發(fā)的實驗操作順序,將它們相互分離的是 A. NaNO3和NaCl B. CuO和木炭粉 C. MnO2和KClD. BaSO4和CaCO3
4. 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它試劑就可以將它們區(qū)別開的是
A. HClNaOHNa2CO3Na2SO4 B. HCl Cu(NO3)2 NaOH NaNO3
C. NaOH MgSO4Na2CO3H2SO4 D. BaCl2 Na2SO4 Ca(NO3)2CaCl2
5、除去下列括號內(nèi)的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不正確的是
A、KOH(K2CO3) Ca(OH)2溶液、過濾 B、KNO3(K2SO4) Ba(NO3)2溶液、過濾
C、H2SO4(HCl) AgNO3溶液、過濾 D、CuO(KNO3) 水、過濾
6、將下列溶液分別滴入到氯化鋇溶液、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中,能觀察到三種不同現(xiàn)象的是: A、氯化銅 B、碳酸鈉 C、氯化鈉 D、酚酞
除雜原則:不增不減易分離
①.溶解法:將固體混合物中的雜質溶解除掉.
如,Cu中混有Fe:選用硫酸.Fe+H2SO4=FeSO4+H2↑再過濾得Cu
②.氣化法:把混合物中的雜質轉化為氣體
如,CaO中混有CaCO3:CaCO3=CaO+CO2↑(在高溫的條件下)
③.沉淀法:把混合物中的雜質轉化為沉淀.
如,NaNO3中混有Na2SO4:Na2SO4+Ba(NO3)2=NaNO3+BaSO4↓
NaCl中混有CuSO4:CuSO4+Ba(OH)2=BaSO4↓+Cu(OH)2↓
都有什么樣的問題,
都有什么樣的問題,
化學人氣:173 ℃時間:2020-06-19 10:33:38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高手幫忙告訴我下初中化學除雜的化學方程式~~
- 寫加入的試劑 、化學方程式
- 用試劑除去括號中的雜質并寫出除雜的化學方程式
- 括號內(nèi)為雜質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除雜原理.
- 寫出下列除雜的試劑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軍蟻是不是最厲害的螞蟻
- It's quite n_____ for a person to refuse the offer of help from strangers.
- 在金屬中最善于傳熱的是---?
- 1、2、5、13、34、()括號里是多少找規(guī)律,🈶什么規(guī)律
- 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從高處到低處,這一現(xiàn)象中 ,受力物體是什么?施力物體是什么?
- 追加100分,數(shù)學
- 亞硝酸鈉溶于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