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編輯本段]注釋
日:太陽.
東:到東方.
游:游歷,游學.
辯斗:爭辯.辯:辯論;斗:爭斗
其:指代兩小兒.
故:原因,緣故.
以:認為.
去:距離.
初:剛剛.
日中:正午.
車蓋:車篷,用來遮陽擋雨.
及:到.
則:就.
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為:是.
者:……的太陽.
滄滄涼涼:清涼而略帶寒意.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伸手`伸出.
湯:熱水.
決:判定,判斷.
孰:誰,哪一個.
汝:你.
孰為汝多知乎:誰說你智慧多呢?(誰說你見多識廣呢?)孰:誰.為:通“謂”.“知”通“智”,智慧.
乎:呢
探湯:把手伸進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
滄滄涼涼:比喻太陽剛升出來時十分涼爽.
知:知識.智慧.
[編輯本段]譯文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歷,看到兩個小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而中午是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篷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而略帶寒意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怎么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智慧多呢?”
[編輯本段]讀法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猜你喜歡
- 1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0千米,3小時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改用每小時52千米的速度行駛,再行幾小時到達乙地?
- 2印第安人喜愛雨后清風的氣息,喜愛它拂過水面的聲音,喜愛風中飄來的松脂的幽香.修辭手法?
- 3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向量AB+CA+BD等于
- 4高中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關習題...
- 5y=x的平方+根號下【X-1/X+1】的導數(shù)怎么求啊
- 6用瓊脂平板劃線法分離細菌,培養(yǎng)后如何識別是你接種的,還是操作時雜菌污染?
- 7在1 2 3 4 5 6 7 8 中間填上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等于2008
- 8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bx+c ,當4a+2b+c=0時,拋物線必過x軸上一點,這一點是什么?/
-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二段文字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景物?表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 10某大學宿舍里A、B、C、D、E、F、G七位同學,其中兩位來自哈爾濱,兩位來自天津,了
- 11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Ⅰ.本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 g
- 12讀文言文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