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經(jīng)杭州 顧非熊
郡郭繞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濤臨檻看,夜櫓隔城聞.
浦轉(zhuǎn)山初盡,虹斜雨未分.
有誰知我意,心緒逐鷗群.
------------------------------------
廬山的詩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不只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韓愈《早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楊巨源 《城東早春 》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回答者:xdwei - 試用期 一級 3-4 11:39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回答者:雪魂心 - 助理 三級 3-8 09:04
.《游園不值 》 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1.《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2.《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3.《賦得古原草送別 》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回答者:匿名 3-11 11:36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條.
不只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早春》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城東早春 》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
出門俱是看花人.
《游園不值 》 葉紹翁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回答者:水冰木星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11 22:55
《等待陽光奔過來》
我想
在一個春日下午
也許就有許多事情
都將百無聊賴
獨倚窗臺
看遠方天空云卷云舒
擁擠的樓下
來往著匆匆的行人
他們個個表情嚴肅
目睹別人的
單獨行動
一方天空晴朗著
一只抒情的鴿子羽毛靚麗
銜著鴿哨
肆無忌憚的滑翔在
風箏與微風之間
天幕下投來
一幅矯健的影子
移動
只選擇不規(guī)則的劃動
條條思索的痕跡
搭起鴿子
用張開的羽毛通往
遠方的橋梁
等待一束
最好是一束
久違的陽光
奔過來
而后才是盡情地擁抱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jié).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后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shù)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谷.
元·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棄疾《昭君怨》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余的彩虹.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秦觀《秋日》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辛棄疾《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ㄒ敉扒保汉苫?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么大.
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白樸《天凈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清·王士禎《江上》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變秋聲:江流隨著夏去秋來而改變聲響.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龍、王西樵、程穆情諸君登慧光閣飲于竹圃分韻》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云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diào)、凄涼.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yīng)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zhuǎn)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zhuǎn)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guān)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