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是指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依靠集體、培養(yǎng)集體、教育集體,并通過集體進行教育,充分發(fā)揮集體在教育中的作用.
為了準確地理解和正確地運用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集體.馬卡連柯認為,集體“是具有一定目的個人集合體,參加這一集體的每個人是被組織起來的,同時也擁有集體的機構.”衡量一個群體是否是集體,看它是否具有如下特征: (1)共同的奮斗目標;(2)健全的組織機構;(3)正確的集體輿論;(4)有一定的集體活動的準則.所以,集體不是單個人簡單相加的總和,也不是一群人的偶然聚集.
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是由社會主義社會性質(zhì)所決定的.我們的社會是以生產(chǎn)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與此相適應的社會道德是共產(chǎn)主義道德,它的核心是:集體主義.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必須抓好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使集體主義成為指導從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行為關系的準則.做到個人服從集體,一切從集體利益出發(fā),自覺為集體盡義務,在集體中,人們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個人利益
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要無條件地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犧牲生命來保護集體利益.集體主義的優(yōu)良品質(zhì)必須從小抓起,在集體中培養(yǎng).這是因為學生只有在集體里共同學習、勞動、生活時,他們相互接觸,彼此影響才能使他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權利與義務飛命令與服從等方面的關系,也只有在集體活動中,在與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每個學生的政治覺悟,道德品質(zhì),才能充分表現(xiàn)出來夕并在集體中進行教育.
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是由集體本身具有教育作用所決定的,學生班集體一旦形成,它就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它的影響往往比班主任的力量要大得多,教育的效果也好得多.對此,馬卡連柯曾給予高度評價: “不管用什么樣的勸說,也做不到一個正確組織起來的自豪的集體所能做到的一切.”學生班集體之所以能有“很大的教育力量”,是因為它不單是班主任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主體,它可以通過集體內(nèi)部重要的集體因素來影響每個學生,使他們受到教育.例如,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它可以鼓舞每個學生奮發(fā)向上,使他們產(chǎn)生上進的愿望和動力.再如,.班集體的正確輿論夕它是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提倡和支持班集體里一切正確的東西,批評和抵制一切不良的東西.
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是由于集體能夠發(fā)展學生個性和特長所決定的.學生班集體能夠為學生的智慧、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等方面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因為學生班集體經(jīng)常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受到教育,而且他們個人的興趣、愛好等,互相影響和擴大,彼此取長補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
貫徹這條原則,首先,班主任要依據(jù)班集體的標準,精心
組織,建設班級,把班級培養(yǎng)和教育成良好的和諧的班集體.這個集體形成一個整體,集體成員做到在認識上、情感上、意志上和行動上的統(tǒng)一,擁有一個有一定權威的領導核心,并能與集體成員的權利義務協(xié)調(diào)一致,集體成員平等、團結飛心理相容,集體的活動準則被集體成員認同并自覺恪守,形成良好的班風.這樣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教育效能.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通過集體,發(fā)揮集體的教育作用.
那么,班主任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集體在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班主任要發(fā)揮集體目標的激勵作用.每個班集體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目標明確之后,每個同學就有了努力和奮斗的方向,他們都要為實現(xiàn)班集體共同奮斗的目標盡自己的一份義務.這樣在他們的心理就產(chǎn)生了責任感、榮譽感,使他們感到自己不僅要對班、主任負責,還要對集體負責,要為集體的榮譽爭光.
二、班主任要發(fā)揮班集體領導的核心作用.凡是班集體,總是有干部,有一般的群眾.學生干部是班級中各方面的先進分子,是班集體的領導核心,班主任要發(fā)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他們能不斷地擴大積極分子的人數(shù),在集體中形成一支骨干力量,團結和帶領全體同學共同前進;
三、班主任要發(fā)揮集體輿論的導向作用.集體輿論是在班級中占優(yōu)勢地位,為多數(shù)學生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正確的輿論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有的學生不怕班主任,但他害怕集體的輿論.馬卡連柯也說: “兒童集體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zhì)的,實際上可感到的教育因素.”因此,班主任要通過集體輿論宣傳集體中的一切好人好事;通過集體輿論制約克服班集體中的一切不健康的思想和行為.
組織,建設班級,把班級培養(yǎng)和教育成良好的和諧的班集體.這個集體形成一個整體,集體成員做到在認識上、情感上飛意志上和行動上的統(tǒng)一,擁有一個有一定權威的領導核心,并能與集體成員的權利義務協(xié)調(diào)一致,集體成員平等、團結飛心理相容,集體的活動準則被集體成員認同并自覺恪守,形成良好的班風.這樣才能產(chǎn)生積極的教育效能.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通過集體,發(fā)揮集體的教育作用.
那么,班主任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集體在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飛班主任要發(fā)揮集體目標的激勵作用.每個班集體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目標明確之后,每個同學就有了努力和奮斗的方向,他們都要為實現(xiàn)班集體共同奮斗的目標盡自己的一份義務.這樣在他們的心理就產(chǎn)生了責任感\榮譽感,使他們感到自己不僅要對班,主任負責,還要對集體負責,要為集體的榮譽爭光.
二、班主任要發(fā)揮班集體領導的核心作用.凡是班集體,總是有干部,有一般的群眾.學生干部是班級中各方面的先進分子,是班集體的領導核心,班主任要發(fā)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他們能不斷地擴大積極分子的人數(shù),在集體中形成一支骨干力量,團結和帶領全體同學共同前進二
三,班主任要發(fā)揮集體輿論的導向作用.集體輿論是在班級中占優(yōu)勢地位,為多數(shù)學生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正確的輿論有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有的學生不怕班主任,但他害怕集體的輿論.馬卡連柯也說: “兒童集體的輿論力量,完全是一種物質(zhì)的,實際上可感到的教育因素.”因此,班主任要通過集體輿論宣傳集體中的一切好人好事;通過集體輿論制約克服班集體中的一切不健康的思想和行為.
四、班主任要發(fā)揮集體活動的引力作用.一個班集體里的生活如果沒有多少趣味,每天都千篇一律,就會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這個集體就不會得到鞏固甚至有瓦解的危險,這樣就不能發(fā)揮集體的教育作用.因此,班主任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活動,使集體充滿生氣和活力,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受教育.活動和交往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可以說, “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
五飛班主任要發(fā)揮集體傳統(tǒng)的熏陶作用.所謂傳統(tǒng)就是集體中長期形成和延續(xù)下來的,自覺遵守的規(guī)矩和習慣.它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集體成員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一個班集體有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那么這個集體中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為就會受到抵制和譴責,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品質(zhì).因此,班主任不可忽視集體傳統(tǒng)的教育作用,要努力培養(yǎng)班集體的傳統(tǒng),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再次、班主任在集體教育的同時,要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教育.
班主任教育集體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視對個別學生的教育.班集體畢竟是由個別學生組成的集體,個別學生可以起到鞏固、發(fā)展集體的促進作用,也可以起到阻礙集體發(fā)展、甚至瓦解集體的破壞作用.所以班主任要重視個別教育,這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內(nèi)容,要常抓不懈.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教育集體的同時,必須看到集體中的每一個兒童及其獨特的精神世界,關懷備至地教育每個兒童”.對個別學生的教育,班主任要把力量放在那些學習、品德、紀律、勞動等方面有明顯缺陷和不足學生身上,把這些學生教育好了,這個集體就有希望了.但是,只抓個別教育,不抓集體教育也不行,這樣會使工作陷于被動.因此,班主任既要抓集體教育;又要抓
據(jù)學生特點,積極開展富有教益的活動,吸引他們,感染他們,讓他們在活動中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情感,提高認識;鍛煉意志,培養(yǎng)良好品格,充實精神生活,使他們沿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再有: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過程是從道德認識到道德行為.即知、情、意、行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整體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道德認識,是引起道德情感的依據(jù).而“情”又反作用于道德認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激起道德動機,產(chǎn)生推動行為發(fā)生的內(nèi)部動力,再通過道德意志的努力和一定的行為訓練,導致道德行為的發(fā)生.同類行為的不斷強化,循環(huán)往復形成一定的道德習慣,這也決定了班主任在實施教育過程中,堅持寓教育于各科教學之中,寓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寓教育于班級管理及日常生活的道德行為訓練之中,使他們通過生動形象的活動;進行比較飛鑒別,使學生真切、實在地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感,使教育進入心靈深處,給他們以追求心靈美、行為美的力量,促使其認識發(fā)展并轉(zhuǎn)化成行為的動力.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
一、堅持活動的計劃性飛思想性與科學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班主任開展活動,也要統(tǒng)籌安排,使活動有明確的目的性及有序性.擬定計劃時,要根據(jù)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任務,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并結合本班實際精心安排.集知識性、教育性于一體.活動要有專題,一個時期突出一個重點,目標集中,但從各項活動的總體來看要體現(xiàn)系列化.還可根據(jù)活動中學生的’反應和效果,及時作出補充和修正.無論什么樣的活動,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不是好的影響,就是不好的影響.我們要通過活動對學生施以積極的影
響的同時,避免消極的,不良的影響發(fā)生.如教學活動,在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的思想性的同時,還要注意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教育性夕這就是活動的思想性.
活動的目的是通過“說理”進行教育,這個“理”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一切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出發(f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體現(xiàn)活動的科學性,這就要求班主任要通過與學生廣泛深入的接觸,摸準他們的思想脈搏,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使教育收到理想效果.切忌搞形式主義.
二、注意活動的新穎性與藝術性
班主任開展活動,要把握學生的“興奮點”,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講演、表演,創(chuàng)設情景等文藝活動與藝術形式.通過語言描述,環(huán)境布置,生活顯示,音樂渲染,角色體會等情境陶冶學生情感.也可采用實踐鍛煉的方式,如組織學生參加旅游、社會調(diào)查、參加一些公益勞動等.此外,還應根據(jù)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和生活實際,不斷開拓新意.如果每年過“國慶節(jié)”,總是文藝演出,歌唱祖國,會使學生情緒減弱.同樣的教育內(nèi)容,如果形式一變,學生就有了新鮮感,會給他們帶來滿足和樂趣.
三、注意活動的啟發(fā)性與自主性
班主任在確定了活動的主題后,應考慮怎樣在活動過程中,貫穿積極的啟發(fā)性.抓住學生思想感情的啟動點,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抽象概念具體化,使學生在富于啟發(fā)、歡快、愉悅的氣氛中活動.在活動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當代學生思想活躍卜有自己的見解,渴望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開展活動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并幫他們樹立信念,讓他們成為活動的
主人.而不應采取教師習慣的“包”、“管”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嚴肅有余,活潑不足”的活動局面,調(diào)動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四、注意活動的群體性與個體性
群體性與個體性有三方面的含義.其一是處理好教育者的整體性和個體性的關系三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本人的個體作用,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組織好學生的活動,但僅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爭取領導、科任教師及校外人員進行活動的指導,充分發(fā)揮群體作用,使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地開展凸其二是處理好受教育者的整體性與個體性的關系.活動的開展既要立足于集體,又要兼顧個別.使班級全體學生受到普遍教育,也使個別學生的興趣、特長得以發(fā)展.其三是說處理好活動內(nèi)容的整體性與個體性的關系.既要組織全班學生參加的大型活動,又要組織全班學生參加以大型活動為主的小型活動.這樣既可保持活動的整體性,又使整個活動的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容易收到預期效果.
五、注意活動的示范性
班主任不應只是活動的指導者,也應是活動的參加者,發(fā)揮班主任老師在活動中的示范作用.這種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班主任在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中,如果能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對學生就能起到榜樣作用,成為學生開展活動的無形力量.
在集體中教育原則是什么意思?
在集體中教育原則是什么意思?
政治人氣:603 ℃時間:2020-05-28 00:17:08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教育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 舉例說明如何貫徹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 為什么說教師的公正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一般教育原則的另外一種論證與說明?
- 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原則的意義是什么?
- 地暖進水管和回水管都開著,水不循環(huán)什么原因
- 培優(yōu)訓練
- "紀昌學射"```幫幫忙啊```
- 已知二次函數(shù)f(x)是偶函數(shù),且經(jīng)過點(3,6)求它的解析式.謝
-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呀?
-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 to do 這里for you在句中是什么結構
- 將na2co3和nahco3混合物30克配成一升溶液,測得溶液的ph=10.62,溶液含NA2CO3幾克?
- 有關于Lg的計算
猜你喜歡
- 1問幾道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的題,分高.
- 2向量的運算法則
- 3did what buy food you for Daming 怎么排列順序
- 4z=1+根號3i分之-2,i為虛數(shù)單位,argz=
- 5寫兩篇關于治水金點子的作文
- 6甲乙兩人從a地到b地,甲需1小時,乙需40分鐘,若甲先出發(fā)10分鐘,則乙追上甲需用多少分鐘 要算式和講解.
- 7求翻譯一下這段內(nèi)容,謝謝!
- 8try ……on的意思
- 9but的用法之一
- 10Li Guanghua is good at playing foot.(同義句轉(zhuǎn)化)LI Guanghua is ()very ()()().
- 11______ (Much/Lots) of them can speak English quite well.
- 12雞的只數(shù)是鴨的2分之1,鵝的只數(shù)是雞的3分之1,鵝的只數(shù)為鴨的幾分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