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了《魯迅讀書方法》感到魯迅先生是一位非常愛讀書的人,他一生中讀了很多書,他讀的書是非常有順序的.一是多翻書,二是多設問等.魯迅先生是十分重視剪報的,剪報可以積累資料,也是一項學習.
魯迅先生每讀完一本書總要在書上寫十個工工整整的小楷字.這就可以看出魯迅先生讀書是多么的認真.魯迅先生還有一個讀書的特點就是他搞不懂的先放一放,有了時間在去認認真真去鉆研,魯迅曾經(jīng)說過:“時間是海棉里的水,用力的擠總是會有的.”所以我們要努力的讀書,只要不懶就會有時間讀書的.
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記住魯迅先生的句言,將來一定會給你有所啟發(fā)和幫助的.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里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中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鄉(xiāng)下人,卻能和城里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xiāng)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yōu)槲?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鉆進百草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閑來無趣.
從書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jīng)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說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向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著讀著,仿若年邁的老人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發(fā)著陽光般的氣息.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世紀.喜歡坐在河岸邊看著鴨子從身前游過,頒著手指頭細數(shù)“一只,兩只.”;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shù)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看著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里,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么.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xiàn),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猜你喜歡
- 1寒冷的冬天呼出氣體后,會看到白霧,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2空氣對我們很重要的英語作文
- 3張阿姨用112元去買窗簾布,由于窗簾布每米降價1元,因此張阿姨所帶的錢可以比原來多買2米,原來每米多少元?
- 4什么叫電能 作用
- 5什么時候用I were 什么時候用I was
- 6描述人生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是什么~
- 7用同樣的2臺抽水機,3小時可以澆地1.2公頃,4臺抽水機1小時可以澆地多少公頃?
- 8若x²+2(a+1)x=16是完全平方式,求a²-2a+1的值
- 9已知I={X|-1≤X≤3},M={X|-1
- 10figure sth.out和figure out sth.的區(qū)別?
- 11高粱桿可以吃嗎
- 12誰可以給我說說I 與U I與R 以及伏安法測電阻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分別是什么,最好把實驗寫下 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