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語本來應該放在動詞后邊
有的需要放前邊
所以就前置了
條件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主語后置)
賓語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例如: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否)焉.(之,賓語提前的標志) 《師說》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蘇軾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離騷》屈原
東望愁泣,若不自勝.《柳毅傳》李朝威
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所(代詞,“之人”)不忍視.《柳毅傳》李朝威
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寡人之于國也》〈孟子〉
彼且奚適也?《逍遙游》〈莊子〉
彼且惡(何)乎待哉?《逍遙游》〈莊子〉
沛公安在?《鴻門宴》〈史記〉
夫晉,何厭之有?(之,賓語提前的標志)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吾實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韓愈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傳》李朝威
無情郎安在?《柳毅傳》李朝威
3、介詞賓語提前: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詞后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xiàn)象.例如:
《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戰(zhàn)國策〉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何以能田(畋)獵也?《莊暴見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史記〉
余是以記之.《石鐘山記》蘇軾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衛(wèi)風•氓》〈詩經(jīng)〉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遙游》〈莊子〉
4、特殊結(jié)構(gòu):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個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么罪過?)
惟命是聽 (成語)
惟利是圖 (成語)
惟馬首是瞻 《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5、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總結(jié)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yè)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yè)文面向南坐.”
猜你喜歡
- 1關于虛擬語氣的一個問題!if條件句,表示與將來事實相反時,從句謂語是過去時或should do
- 2分子間都存在范德華力嗎
- 3出租車:乘車不超過3千米時,收費5元(起步價)超過部分每千米加收1.5元.王叔叔乘車15千米,
- 4幼兒園阿姨給小朋友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6顆,還多18顆糖,如果每個小朋友分9顆,就差8顆
- 5在三角形ABC中,CE平分角ACB,AC=8cm,AB=12cm,BC=10cm,過B作BD平行于CE,求BD的長.
- 6大自然的作文 300字
- 7We left the classroom after we finished the homework.(改成同義句) we___ ____ the classroom _____.
- 8AB是圓O的直徑,PA垂直于圓O所在的平面,C是圓周上的任意一點,求證:BC⊥面PAC
- 9奧運會幾年一次
- 10So 15 bottles of beer should be enough.
- 11I am gIad to learn that you wiIl coming to China.
- 12we watch TV at home改一般疑問句并做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