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安西,安西都護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庫車縣.
本詩為贈別而作,后由樂人譜曲.其曲名為《陽關》,又名《渭城》;作為送別曲,流傳很廣.
我們這個民族自古重離別.歷代留下來的贈別送行的詩文多得不可勝計.南朝江淹專門寫了一篇《別賦》,賦的一開頭就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送別曲也很多,漢橫吹曲有《折楊柳》、《小折楊柳》,相和大曲有《折楊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節(jié)折楊柳》等.
詩開頭“渭城”一語點出詩人餞別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個所在,是餞別的具體地點.并說這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陣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為春雨,這種寫法叫做互文見義.這可以使語言更精煉.
寫離情別緒.詩人筆下的景物也往往成為有情之物.代人傷心,為人垂淚.本詩寫春朝兩,下“襄輕塵”三字,表明兩不大,只是沾濕了地皮.接著又說,環(huán)繞客舍四周剛剛放葉的柳樹.經(jīng)春雨洗過,益發(fā)顯得青翠嫩綠.這里描繪的是一個空氣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種寫法.似與“送行”的氣氛不十分諧調(diào).然而.詩人心甲已先裝著一個“別”字.雖有良辰勝景.也無心流連.別意正是以潛意識的形式籠罩景物、環(huán)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觀情感在一篇抒情詩中的決定性作用.
其中的關鍵詞語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習俗.漢代長安城東郊有一條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橋名“灞橋”,人們在這座橋上送別親友,要折下橋頭的柳枝送給行人,這就是所謂折柳贈別.從漢魏到隋唐,這一習俗相沿下來.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離別之意.這種不同的心理反應,是長期文化積淀的結果.因此,作為文化標志的一事一物寫入詩中,就使詩具有十分豐厚的情感意蘊.“柳色新”三字在詩中有雙重含義:既是寫時令節(jié)候,也是離情別緒的心理映現(xiàn).“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關節(jié).
后二句直接寫離別之情,全部感情都傾注在一杯“酒”中.此時主客彼此可能有許多話要說,由于離別在即,心情復雜,卻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而,飲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離別飲酒,自不同于久別重逢那樣的痛快酣暢,總不免有些苦澀的味道.但是這一斟一酌,情意卻格外重.詩中“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即寫出了主客依依惜別的心情.兩人對飲,一杯又一杯,主人總覺得似未盡意,總是勸客人再飲一杯.這類常情寫在此處,讀來特別樸實深厚,緊相呼應的第四句“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這杯酒具有極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腸.唐代由于國力強盛,對外的交流往來也空前頻繁,因此經(jīng)常有人“西出陽關”,或出使,或經(jīng)商.出陽關向西,面對異域山川,風俗不同,語言有別,而且要涉足杳無人煙的大漠,所以將出陽關的入,內(nèi)心無限凄涼.前來送客的親友自然也懷有同樣的心情.本詩中的元二的心情,當不勝故國他分之感.此時的故人之情,較之尋常情況下,彌足珍貴.“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可謂筆力千鈞.
白居易《對酒》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注云:“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也.”可見此詩打動人心的力量.正因為這首詩說出每個出關、送行人的內(nèi)心感情,得到許多人的強烈共鳴,成為廣泛傳唱的出塞曲.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意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詩意
語文人氣:297 ℃時間:2020-05-14 14:09:29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在送元二使安西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什么意思?
- 王維名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你知道該詩描寫的是哪兒的景色嗎?( ?。?A.南方地區(qū) B.北方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 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達出了作者要對老朋友說什么?
- 軍蟻是不是最厲害的螞蟻
- It's quite n_____ for a person to refuse the offer of help from strangers.
- 在金屬中最善于傳熱的是---?
- 1、2、5、13、34、()括號里是多少找規(guī)律,🈶什么規(guī)律
- 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從高處到低處,這一現(xiàn)象中 ,受力物體是什么?施力物體是什么?
- 追加100分,數(shù)學
- 亞硝酸鈉溶于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