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和 秋水相關的兩個成語
誰知道和 秋水相關的兩個成語
跟莊子的 秋水有關兩個成語是啥?
【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 (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中國之在海內(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26)?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 (30)?五帝之所連(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跟莊子的 秋水有關兩個成語是啥?
【原文】
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6).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嘆曰(8):“野語有之曰(9),‘聞道百(10),以為莫己若’者 (11),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12),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于海者(14),拘于虛也(15);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16);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18),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19);尾閭泄之(20),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21).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23),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24)?計中國之在海內(25),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26)?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27),人處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29);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 (30)?五帝之所連(31),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32),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33),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語文人氣:716 ℃時間:2020-06-12 16:44:48
優(yōu)質解答
望洋興嘆 貽笑大方 大方之家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已知z、ω為復數(shù),(1+3i)z為實數(shù),ω=z/2+i,且|ω|=52,求z,ω.
- 2解釋一句VOA的含義
- 3I wonder if this is how it is for everyone my age.My life?請分析句型
- 4為什么人眼看物體是正立的而照相機成像是倒立的
- 5君臨天下這個詞到底是形容什么?
- 6兩個數(shù)的和是91,小明計算這道題時,把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個位上的0漏掉了,結果算出的和是37.這兩個數(shù)分別是
- 7某商場用36萬元購進A、B兩種商品,銷售完后共獲利6萬元
- 8方程式
- 9毋庸置疑還是毋庸質疑,
- 1020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小練筆 200字左右 不準抄襲
- 11it用作形式主語時,后面的不定式是真正的主語,請問此時it與不定式是什么關系?同位語?
- 12兩只外形相同、額定功率不同的普通白熾燈泡,在它們的銘牌上只能看清“220V”字樣,如何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判斷哪只燈泡的額定功率較大?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