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長歸
皈依龍門是一代清官官場失意之后的人生選擇,是一代詩人仕途絕望之后的人生歸宿.
唐文宗大和三年,一個秋天的傍晚,長安古道之上,中國文學史上的頂極大師——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馬牽拉的破車里,一路顛簸朝洛陽的龍門而來,古道兩旁的老樹緩緩地向后退去,幾只烏鴉在頭頂盤旋,發(fā)出凄厲的長鳴.這就是公元826年白居易從反腐敗的戰(zhàn)場上敗下陣來,從此歸隱田園、沉湎山水的人生轉(zhuǎn)折.
當看到白居易的這副滿臉沮喪、窮困潦倒的模樣,誰會想到他曾在廟堂之上和腐敗勢力舌戰(zhàn)斗法的英雄模樣?那個29歲就進士及第,34歲成為翰林學士,35歲擔任左拾遺,38歲升為戶曹參軍,仕途上可謂春風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個連續(xù)上書提出廣開言路、懲貪倡廉、舉賢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張的斗志昂揚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個用詩歌作為“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武器,倡導“新樂府運動”,寫出大量諷喻詩,義憤填膺地揭露貪官權貴丑惡和人民大眾疾苦的剛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當年意氣風發(fā)的白居易已不復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車之上,或許還在慢慢回想著唐憲宗元和六年的那次對他的致命一擊吧?
元和六年初,唐憲宗決定討伐藩鎮(zhèn),準備啟用一個貪官做統(tǒng)帥,白居易在早朝之上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皇上下旨,氣得唐憲宗要治他大不敬之罪,差點被推出斬首.然而,白還是沒向貪官屈服.是年秋,革新人物武元衡被貪官劉祺暗殺了,無人敢提出偵查元兇,白居易以戴罪之身站出來呈上奏章,請求徹查此案,結(jié)果被貪官們以莫須有罪名打入天牢.白從此被逐出京城外放江州,變成淪落天涯青衫濕的江州司馬.
恐怕文學史要好好地感謝唐憲宗的忠奸不辨,也要感謝貪官權貴的陰險狠毒——他們把白居易從廟堂之高打入江湖之遠,反而把他推上了文學藝術之巔.如果白居易不是淪落江州,也就創(chuàng)作不出讓千古陶醉、讓歷史定格、讓世界喝彩的《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然而,白居易因為《琵琶行》而一舉成名,13年之后他卻又選擇了龍門琵琶峰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唐文宗即位之后,曾將白居易召回京城,任了幾個閑職,可他終于明白那里不是自己的久留之地,遂有了本文開頭所描寫的灑淚告別長安,趕往龍門了卻殘生.
那纖纖古道之上,車上承載的是一路長嘆,車轍留下的是一路憂傷,老馬踟躕的前方不是洛陽的龍門,而是人生的無奈.或許白居易已預感到龍門的18年最后人生:“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言.”“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從此,白居易也就變成了避世消沉、一蹶不振的香山居士.因而,他在破車之上仰天長嘆:“往日多暫住,今日是長歸!”
長歸是他政治上四處碰壁之后的敗退,是他文學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歸,也是他人生尋覓求索之后的絕望.當然,此時此地的白居易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長歸更是大唐文學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從此唐詩走向衰敗,最后居然由泥腿子黃巢用“我花開后百花殺”來給輝煌的唐詩充作了封筆名詩.
此時,白居易無言地望著古道瘦馬和老樹昏鴉,西下的夕陽把這位斷腸人的蒼蒼白發(fā)染成了金黃.想到自己的人生終結(jié),舉頭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龍門,只見盧舍那大佛正在凝望著洛河對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死后的悲慘歸宿了.
其實,這豈止是白居易個人的悲劇?這是整個大唐王朝的歷史悲劇呀!白居易就是半個盛唐.他敗了,就是盛唐的衰?。凰吡?更是帶走了盛唐思想王國的半壁江山.
(吳光輝 作者為散文家,國家公務員)
猜你喜歡
- 1動聽的反義詞是什么
- 2hard 比較級到底是harder 還是more hard
- 3一只表的時針長六厘米你,如果走一圈,時針的尖端走過的路程是多少厘米,時針所掃過的面積程是多少厘米?ii
- 4【數(shù)學】高一三角函數(shù)證明題
- 5物理題關于物體運動的快慢
- 6土豆浸沒到底面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體玻璃缸中,水面上升了1.5厘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 7向量 矢量 是幾年級的課程呀?
- 8by/on/take/with表示方式時的區(qū)別
- 9仿照下列詞語的結(jié)構規(guī)律,再試著寫幾個
- 10驚嘆不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 11一堆煤12噸,用去了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還剩下這堆煤的幾分之幾;如果用去了四分之一噸,還剩下幾噸;如果用去了4噸,用去了這頓煤的幾分之幾?
- 12因參與人體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氣體是_______(填化學式)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