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稱
(一)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有“我”、“吾”、“予”、“余”、“朕”.都可以作主語、定語和賓語.
1、我:用于第一人稱,譯作“我”、“我們”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論語·述而》);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shí)去人近,而日中時(shí)遠(yuǎn)也.”(《列子·湯問·兩小兒辯日》)
2、吾:可譯作“我”、“我們”
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論語·為政》)注: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賓語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賓語 / 中古時(shí)期“吾‘可作動詞和介詞的后置賓語.
3、予:可譯作“我”、“我的”
例: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沈括《夢溪筆談·活板》);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陽樓記》)
4、余:可譯作“我”
例:余聞之也久.(王安石《傷仲永》);余時(shí)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袁宏道《西湖游記二則》)
5、朕:用于第一人稱,我、我的.(秦始皇以后成為皇帝專用的自稱)
例: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
?。ǘ?、謙稱代替第一人稱,主要有“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稱),“寡人”、“不谷”、“孤”(君主自稱),“妾”(女子自稱).但謙稱是名詞,而不是代詞.
1、愚:可譯作“我”
例: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2、臣:可譯作“我”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諸葛亮《出師表》);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
3、仆:可譯作“我”
例: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柳宗元《賀進(jìn)士王參元失火書》);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劉義慶《世說新語》)
4、鄙人:可譯作“我”
例:且鄙人雖愚,獨(dú)不知狼乎?(馬中錫《中山狼傳》)
5、不才:可譯作“我”
例:至以上下相爭,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宋臣《報(bào)劉一太書》)
6、某:可譯作“我”
例: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相助上以抗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7、小人:古時(shí)男子對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輩自稱的謙辭,亦稱“小可”、“小子”
例:小人實(shí)不才.(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8、寡人:諸侯王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桓侯曰:“寡人無疾.”(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戰(zhàn)國策·唐睢不辱使命》)
9、:不谷: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可譯作“我”
例: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谷同好,如何?(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
10、孤:古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認(rèn)為大有所益.”(司馬光《資治通鑒·孫權(quán)勸學(xué)》)
11、妾:古代婦女對自己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范曄《后漢書·樂羊子妻》)
(二)、文言文中第二人稱
一、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女”、“爾”、“若”、“而”、“乃”.
1、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2、女:用法同“汝”,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4、若: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笑而應(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5、而:古同“爾”,可譯作“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例:子歸,歿而父母之世.(《國語·吳語》);盡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6、乃:可譯作“你”、“你的”.
例:誰謂乃公勇者?(《史記·淮南衡山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注: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而、乃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7、君:
8、子:在古代專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相對而言,稱“君”比較寬泛.
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9、乃:可譯作“你”、“你的”.
例:
10、乃:可譯作“你”、“你的”.
例:
二、尊稱代替第二人稱,主要有“公”、“卿”、“君”、“子”、“足下”.但尊稱不是代詞,而是名詞.
1、卿:可譯作“你”、“您”.
例: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除掌事,不可不學(xué).”(《孫權(quán)勸學(xué)》);鬼言:“卿太重,將非鬼也?”(《宋定伯捉鬼》)
2、君:尊稱,可譯作“你”、“您”.
例: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扁鵲見蔡桓公》);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shí)節(jié)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shí).(蘇軾《冬景》)
3、子:可譯作“你”、“您”.
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為學(xué)》);子不聞藏書者乎?(《黃生借書說》);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故事兩篇》)
注:“君”與“子”都是第二人稱代詞,而且含有敬意.“子”在古代專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相對而言,稱“君”比較寬泛.
4、公:尊稱,可譯作“你們”,“公”后加“等”表示復(fù)數(shù).
例: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陳涉世家》)
5、卿:可譯作“你”,表示尊敬或愛意.
例:今卿廓開大計(jì),正與孤同.(《資治通鑒》)卿今當(dāng)涂.(《資治通鑒·漢紀(jì) 》)
6、足下:可譯作“你們”.
例: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以上內(nèi)容,一半取自網(wǎng)絡(luò)資料,一半取自書籍字典,經(jīng)歸納整理,呈現(xiàn)于此,希望對提問人有所幫助.
文言文中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都有哪些
文言文中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都有哪些
語文人氣:153 ℃時(shí)間:2020-07-18 05:11:00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文言文中第一人稱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 第三人稱代詞每類寫四個(gè)
- 第二人稱的文言詞語
- 古文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有什么/
- 古文第二人稱
- 所有文言文中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
- 大小行星繞地球公轉(zhuǎn)的共同特點(diǎn)是什么
- 2sin45度+|負(fù)根號2|-根號8+(3分之一)負(fù)一次方
- 長100米寬100米是多少平米和幾畝地 長50米寬50米是多少平米和幾畝地
- 急求一篇英語對話兩人的關(guān)于How do you plan your university years?
- "疑是銀河落九天"的"九天"是什么意思?
- 怎么證明(m+n)^2/2+(m+n)/4>mn^(1/2)+nm^(1/2),已知m>0,n>0
- 這段話是否有語法錯誤(英語)
猜你喜歡
- 1急 若(2X(的三次方 - (KX)的平方+3被2X+1除后余2,求K的值
- 2I like some bread and milk for breakfast.在這個(gè)句子
- 3連詞成句:a,tomorrow,I,have,test,late,I,stay,can't,out,because
- 4是不是只有熱的物體才能發(fā)光?
- 5根號Y-1與根號1-2X互為相反數(shù),求根號Y除以X
- 6如圖,已知B為線段AC上的一點(diǎn),M是線段AB的中點(diǎn),N為線段AC的中點(diǎn),P為NA的中點(diǎn),Q為MA的中點(diǎn),求MN:PQ的值.
- 7設(shè)A*是三階方陣A的伴隨矩陣,若|A|=2,則秩R(A*)=?
- 8英語單詞大全
- 9宮本武藏的藏的發(fā)音是zang還是cang?
- 10運(yùn)輸隊(duì)要運(yùn)2000件玻璃器皿,按合同規(guī)定,完好無損運(yùn)到的每件付運(yùn)輸費(fèi)1.2元,如有損壞,每件沒有運(yùn)輸費(fèi)外,還要賠償6.7元,最后運(yùn)輸隊(duì)得到2005元,運(yùn)輸中損壞了多少件玻璃器皿?
- 11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ave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private lives of famous people.
- 1212生肖中,善良的動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