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1941年冬天的一個上午,張思德一行3人,從楊家?guī)X前往新安場,途中路過石砭時,他們見毛主席的小汽車正陷進磨溝的冰窟窿里,張思德和另兩位戰(zhàn)友立即跑去推車.這時,毛主席和警衛(wèi)員也下了車,他們5人都在用力推車,可是,只見車子后輪在冰上原地打轉,沒有向前挪動一點點.張思德見此,立即把鞋襪一脫,跳進冰水中,兩手抱起大石頭,對準車輪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邊的戰(zhàn)友搬一些小石頭來,把冰坨子砸碎,將碎石頭墊在車輪子底下.司機見車輪子前已墊起了一層碎石子,便將車子發(fā)動,“咕咚”一聲,車輪子便從冰窟窿中滾了出來,順利地上了路.毛主席用雙手一邊給張思德暖和凍紅了的手,一邊叫大家給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腳凍壞.毛主席細細地端詳了張思德幾眼,問了張思德的名字,從懷里掏出筆記本,把張思德的名字記在本子上.臨走時,拍了拍張思德的肩膀,風趣地說:“小同志,你是見路不平,舍身相助,這種精神,值得學習哩!”
第二次:1942年春天,上級決定在楊家?guī)X建一座大禮堂.施工開始時,從當?shù)卣垇砹艘恍┙ㄖと?警衛(wèi)連的同志們輪流參加勞動.在條石場,張思德見哪塊石頭大,就背哪塊.幾天下來,張思德就和大伙兒一樣,肩膀磨腫了,有幾處都蹭破皮了.由于軍民合力奮戰(zhàn),這座禮堂建設速度很快.上大梁時,工人們用木架子搭繩,“嘎吱嘎吱”慢慢地把大梁往上吊.當大梁離地后,一頭被木架子頂在墻體上,另一頭搖搖晃晃地對向另一邊的榫頭時,只聽見“嘎巴”一聲脆響,支架的一根木桿斷了,整個架子晃動起來,由于支撐不穩(wěn),又粗又大的木梁,一直往下墜落,眼看就要砸著在下面干活的工人和戰(zhàn)士.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張思德一個箭步?jīng)_過去,飛身跨上架頂,用肩頭死死頂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戰(zhàn)士避免了一場大禍.這時,戰(zhàn)友們也跟著張思德沖上去了,張思德眼尖手快,他從戰(zhàn)友手中要過斧頭,“啪、啪、啪”幾下,只聽見“咔”一聲,大梁牢牢地對準柱榫,可是當張思德掄最后一斧頭時,由于用力過猛,一個趔趄從架子上摔下來.
“班長,張思德!”工人和戰(zhàn)友們不約而同地大喊起來……這喊叫聲,驚動了正好路過這里的毛主席.毛主席走過來,一見是一位戰(zhàn)士摔傷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棗園請醫(yī)生過來,并高聲地說:“決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誤!”
幾位戰(zhàn)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傷的張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窯洞里.當把張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時,毛主席仔細一看,認出了是張思德,便親切地叫了一聲:“老朋友,是你呀,張思德同志!”
張思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張思德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用自己平凡的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對理想和信念的遠大追求. 為人民服務,就是對張思德一生最好的概括.
回答如滿意,請點擊 選為滿意答案謝謝合作!
毛主席同張思德的邂逅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毛主席與張思德的兩次邂逅.
毛主席同張思德的邂逅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毛主席與張思德的兩次邂逅.
第一次:
第二次:
張思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一次:
第二次:
張思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其他人氣:157 ℃時間:2020-04-22 00:48:56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毛主席與張思德的兩次邂逅
- 張思德——為戰(zhàn)友獻出生命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nèi)容
- 軍蟻是不是最厲害的螞蟻
- It's quite n_____ for a person to refuse the offer of help from strangers.
- 在金屬中最善于傳熱的是---?
- 1、2、5、13、34、()括號里是多少找規(guī)律,🈶什么規(guī)律
- 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從高處到低處,這一現(xiàn)象中 ,受力物體是什么?施力物體是什么?
- 追加100分,數(shù)學
- 亞硝酸鈉溶于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 請問去動物園怎么走的英文翻譯是什么
- 學校圖書室去年有四百八十萬冊圖書今年圖書數(shù)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現(xiàn)在學校圖
- 請翻譯global investment community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