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772—846),唐代詩人,字公垂,生于唐大歷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父李晤,歷任金壇、烏程(今浙江吳興)、晉陵(今常州)等縣令,攜家來無錫,定居梅里抵陀里(今無錫縣東亭長大廈村).
李紳幼年喪父,由母教以經義.15歲時讀書于惠山.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2首,內有“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譽為憫農詩人.貞元二十年(804)李紳再次赴京應試,未中,寓居元稹處.曾為元稹《鶯鶯傳》命題,作《鶯鶯歌》,相得益彰,流傳后世.元和元年(806)中進士,補國子監(jiān)助教.后離京至金陵,入節(jié)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滿李掎謀叛而下獄.李掎被殺后獲釋,回無錫惠山寺讀書.元和四年赴長安任校書郎,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詩體(史稱新樂府運動),作有《樂府新題》20首.元和十四年升為右拾遺.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學士,卷入朋黨之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要職.與李德裕、元稹被譽為三俊.長慶四年(824年),李黨失勢,李紳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放逐期間,李紳寫了不少描繪路途艱險、發(fā)泄心中怨氣的詩文.自寶歷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紳歷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壽州刺史,處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為相,起用李紳任浙東觀察使.開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東都洛陽的長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宋毫汴穎觀察使.開成三年八月,編《追昔游詩》3卷,并作序.詩序歷述從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經歷.開成五年任淮南節(jié)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書情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居相位4年.會昌四年(844年)因中風辭位.后又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會昌六年病逝揚州,終年74歲,歸葬于故鄉(xiāng)無錫.贈太尉,溢文肅.作品流傳至今的有《追昔游詩》3卷、《雜詩》1卷,收錄于《全唐詩》.另有《鶯鶯歌》,保存在《西廂記諸宮調》中.
憫農
(一)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二)
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字字皆辛苦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紳,自幼喪父,家境貧困.母親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親自教他讀書作文.李紳天資聰明,又十分好學,因此,十五歲的時候就能寫出挺不錯的詩來.
為了讀書,李紳借居在一個環(huán)境清幽的寺廟里.李紳經常獨自坐在廟前的石階上,面對滿山的蒼松翠竹朗誦古詩,或者用樹枝作筆,在地上練習寫詩,寫了又改,改了再寫.后來,因為他在佛經沒有字的紙頁上寫詩,被和尚趕出了廟門.
李紳離開了寺廟,無處可歸,過著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時在上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時在湖邊的漁船上過夜.低矮的土地廟,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經當過他的住所.盡管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從來也沒有停止過讀詩和寫詩.
李紳的寫作態(tài)度很認真.他每寫完一首詩,都要十幾遍,甚至幾十遍地朗誦、修改,知道滿足為止.其中《憫農》詩就是經過這樣的千錘百煉才寫成的.李紳從小和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親眼看到農民冒著酷暑,頂著烈日鋤草,很辛勞.于是他決心寫一首詩,來表達對農民的同情.他苦苦思考了三、四天,經過十幾次修改,才寫成了《憫農》詩.他寫《憫農》詩時,正直酷暑盛夏,天氣悶熱,蚊蠅叮人,人們都搖扇乘涼,惟有他端坐在蒸籠似的小屋里埋頭寫作.他臉上,身上滿是汗水,衣衫全濕透了,兩只細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個又一個疙瘩.然而,他把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憫農》詩終于寫成了.其中一首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勞.”
這首詩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傳開了.人們贊美這首詩的同時,對李紳刻苦認真寫作的態(tài)度更是贊嘆不已,說他寫的詩“字字皆辛勞”.
1.“千錘百煉”一般比喻經歷多次的斗爭和考驗,在本文中比喻( )
唐朝的李紳,自幼喪父,家境貧困.母親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親自教他讀書作文.李紳天資聰明,又十分好學,因此,十五歲的時候就能寫出挺不錯的詩來.
為了讀書,李紳借居在一個環(huán)境清幽的寺廟里.李紳經常獨自坐在廟前的石階上,面對滿山的蒼松翠竹朗誦古詩,或者用樹枝作筆,在地上練習寫詩,寫了又改,改了再寫.后來,因為他在佛經沒有字的紙頁上寫詩,被和尚趕出了廟門.
李紳離開了寺廟,無處可歸,過著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時在上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時在湖邊的漁船上過夜.低矮的土地廟,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經當過他的住所.盡管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從來也沒有停止過讀詩和寫詩.
李紳的寫作態(tài)度很認真.他每寫完一首詩,都要十幾遍,甚至幾十遍地朗誦、修改,知道滿足為止.其中《憫農》詩就是經過這樣的千錘百煉才寫成的.李紳從小和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親眼看到農民冒著酷暑,頂著烈日鋤草,很辛勞.于是他決心寫一首詩,來表達對農民的同情.他苦苦思考了三、四天,經過十幾次修改,才寫成了《憫農》詩.他寫《憫農》詩時,正直酷暑盛夏,天氣悶熱,蚊蠅叮人,人們都搖扇乘涼,惟有他端坐在蒸籠似的小屋里埋頭寫作.他臉上,身上滿是汗水,衣衫全濕透了,兩只細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個又一個疙瘩.然而,他把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憫農》詩終于寫成了.其中一首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勞.”
這首詩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傳開了.人們贊美這首詩的同時,對李紳刻苦認真寫作的態(tài)度更是贊嘆不已,說他寫的詩“字字皆辛勞”.
1.“千錘百煉”一般比喻經歷多次的斗爭和考驗,在本文中比喻( )
語文人氣:252 ℃時間:2020-02-05 10:16:38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我在計數(shù)器上撥了5個珠子表示一個數(shù),你能猜出我可能撥了哪些數(shù)嗎?
- use,using,used應該選擇哪個?為什么?
- 如果一個數(shù)的平方等于25,這個數(shù)是什么
- Will you please tell me how much the () will be?(news)
- 回聲定位與計算
- 英語翻譯
- 質量百分數(shù)85的乙醇-水溶液,80°C的密度是多少?萬分感激~..
- Electricity can light our homes and warm us(對劃線部分提問) (light our homes and warm us)是劃線部
- 如圖,CD是平面鏡,光線從A點出發(fā)經CD上點E反射后照射到B點,若入射角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AC⊥CD,BD⊥CD,垂足分別為C、D,且AC=3,BD=6,CD=11,則tanα=_.
- lgx=2lga+3lgb-5lgc,求x
- 2x²*5x+3大于等于0
- 英語翻譯
猜你喜歡
- 1作家寫的雨的文章
- 2我的家鄉(xiāng)哈爾濱 作文
- 3秋天的懷念為什么結尾要寫各種顏色的菊花,不要自己的理解,要書上的理解
- 4i live in where i worked對不對
- 5用8個直角三角形紙片拼出如圖所示的形狀,圖中的3個正方形的面積之間有何關系?請用a,b,c將此關系表示出來.
- 6世界三大密度流是什么?
- 7人類基因組草圖完成時間?科學家已破解了人類染色體上多少基因
- 8鳴鐘擊磬的意思?
- 9(-8)2007+(-8)2006能夠被下列數(shù)整除的是
- 10Thanks for your ( ).填help的適當形式,該怎么填?那Thank you for ( )me.這里面有什么語法知識?
- 11現(xiàn)有①MgCl2 ②金剛石 ③NaOH ④干冰 ⑤碘晶體 五種物質
- 12摩擦起點正電荷為什么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