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之道:常學(xué)常新
從師之道:不懂就問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xué)了,然后按一定時間去溫習(xí)它們,不也愉快嗎?有朋友從遠(yuǎn)方而來,不也愉快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fù)習(xí)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jǐn)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于學(xué)習(xí);三十歲時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guī)律;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guī)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復(fù)習(xí)舊知識時,又能領(lǐng)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做導(dǎo)師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jié)而不互相勾結(jié),小人互相勾結(jié)而不團結(jié).” 10、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xué)越糊涂;思考卻不讀書,就會心生迷惑.” 11、子曰:“由,誨汝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導(dǎo)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tài)度是聰明的啊!”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車沒有車的邊際,小的車沒有車內(nèi)的凳子,那怎樣行駛呢?”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guān)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過分,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 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聰明又好學(xué),向地位比自己低,學(xué)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他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動.孔子聽說了,說:“兩次,就可以了.” 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裝做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dāng),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xué)習(xí)的人不如喜歡學(xué)習(xí)的人,喜歡學(xué)習(xí)的人不如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的人.”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xué)習(xí)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fā);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dǎo).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fù)教他了.”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音樂的創(chuàng)造竟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29、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說:“你怎么不說:他這個人啊,發(fā)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幾個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學(xué)習(xí)的人.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xué)習(xí),借鑒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并告訴他人.”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教學(xué)有四項內(nèi)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孔子的為師之道和從師之道
孔子的為師之道和從師之道
語文人氣:287 ℃時間:2020-06-17 05:42:25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談?wù)効鬃邮侨绾握撌鰹閹煹篮蛷膸熤赖?
- 根據(jù)上述選文內(nèi)容 ,談?wù)効鬃?是如何論述為師 之道和從師之道的
- “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可以看出孔子怎樣的為師之道和從師之道
-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從中可見孔子怎樣的為人師表和從師之道?
- 孔子論述從師之道的語錄是什么
- 把四張紙牌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洗勻后,隨機從中摸取一張,看完牌后,放回去洗勻,再摸,1:統(tǒng)計了100次結(jié)果,摸到老K共25次,請你估計老K有多少張?2:根據(jù)1的數(shù)據(jù),求出兩次都沒摸到老K的概率
- 停車場客車的輛數(shù)是貨車的1.5倍,客車開走42輛后,剩下的客車和貨車的輛數(shù)相等,原來客車和貨車各有多少輛?
- I m___ all the clothes together myself
- 曲線x=根號2cosθ,y=sinθ(θ為參數(shù))上的點到直線x=(根號2)*t,y=-1+t(t為參數(shù))的距離的最大值為
- Man ___ without air.
- 1.已知a.b兩個不共線的向量,且a=(cosα,sinα),b=(cosβ,sinβ) (1),
- As soon as she gets home,she ___ (turn) on the TV
猜你喜歡
- 1公式U=Ed中各字母代表什么意思
- 2一根方鋼長5米,橫截面是一個邊長為分米的正方形,這根方鋼的橫截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 3把2008年汶川地震中發(fā)生的事寫成一句比喻句,排比句,還有擬人句.快,明天要交.
- 4燕子從天空中掠過(擴句,至少擴2處)
- 5同時存在四離子濃度均為0.1mol/L 溶度積常數(shù):Mg(OH)2 1.2乘10-11 Fe(OH)2 1.6乘10-14 Mn(OH)2 4乘10-...
- 6如何區(qū)分公蟹與母蟹
- 7孝順父母長輩的成語
- 8春雨,染綠了世界,而自己卻無聲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師,您就是我~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 9He didn't have breakfast ,___ he got up late.A.because B.since C.as D.for
- 10小明每分鐘騎車行0.4km,小剛騎車行1km用了3分鐘.誰騎車的速度快一些?
- 11英語翻譯
- 1210的a次方等于20,10的b次方等于5的-1次方 求3的2a次方÷9的b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