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1)詞這一文學形式,起于唐代,而在宋代迎來了它的全盛期.詞的發(fā)生與唐代的新音樂有密切關系.作為古代...這些外來音樂與地方民謠經由教坊而普遍流行起來,合上這些旋律(曲子)歌唱的歌詞(曲子詞)就是詞的起源.
2)詞就其本來性質而言,是歌辭,是廣義上的詩歌的一種.
中國古代的詩歌,向來同音樂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如先秦時代的《詩經》全部和《楚辭》的一部分,以及漢魏六朝樂府詩,原來都是配樂演唱的.不過音樂特別是娛樂性的音樂是在不斷變化的,舊的音樂消亡、轉變以后,原來的歌辭就成為純粹的文字作品,而有新的音樂和新的歌辭來取而代之.譬如《詩經》到漢代就只有少數(shù)還能唱,而漢樂府到了六朝,同樣多數(shù)是不能唱的了,六朝人以及唐人所寫的古題樂府詩,都只用于誦讀,而不是歌辭.
唐代音樂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實際在唐以前已經進行了很久,其主要特征是原產于西域的“胡樂”尤其是龜茲樂大量傳入中土,與漢族原有的以清商樂為主的各種音樂相融合,產生了一種新的音樂——燕樂.“燕樂”的名目,在隋代就有,而在唐代大盛,其部類也經過新的修定.唐代社會經濟繁榮,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音樂成為唐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享受.特別是在開元、天寶年間,玄宗皇帝精通并酷愛音樂,在宮中蓄養(yǎng)數(shù)百人的樂團,號稱“皇家梨園弟子”,更促進了社會上音樂歌舞的流行.而燕樂新鮮活潑,曲調繁多,使用各種不同的樂器伴奏,富于變化,故尤為人們所愛好.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近代曲辭》論唐代燕樂,說它“盛于開元、天寶,其著錄者十四調二百二十二曲.”而唐人崔令欽的《教坊記》(教坊是專掌俗樂的宮廷音樂機構,也為官場宴集提供歌舞娛樂)所載教坊曲則有三百二十四種,大都也是流行于開元、天寶年間的.這些燕樂曲調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辭就是詞的雛形,當時叫作“曲子詞”.
所以,唐代的燕樂歌辭本來與從前的樂府歌辭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但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卻逐漸形成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嚴格按照樂曲的要求來制作歌辭,包括依樂章結構分遍,依曲拍為句,依樂聲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而有定格的形式.這種情況是過去的樂府歌辭所沒有的.到了中唐以后眾多文人用這種制辭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這種新體歌辭逐漸成為中國文學中一種重要的體裁,就是后來通常所稱的“詞”.
詞最早在產生在哪個朝代
詞最早在產生在哪個朝代
語文人氣:900 ℃時間:2020-02-04 05:55:28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詞大約是在什么朝代產生
- “課程”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什么朝代
- “詞”形成于那個朝代?
- “像生”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什么朝代
- “火箭”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我國的哪個朝代
- 仿照 I imagine (that) a lot of people will come to the food festival.寫四個句子.
- 現(xiàn)在在高一.初中英語和基本沒學.現(xiàn)在補英語的話能補上么.還有就是我現(xiàn)在有一套新概念.我是以新概念為主還是課本呢.現(xiàn)在學校發(fā)的題90%看不明白.要是補的話能不能有希望啊.
- 17.Because air pollution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this city is still _______.
- 一棵樹在離地面9米處斷裂,樹的頂部落在離底部12米處,這棵樹折斷之前是多少米.
- 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數(shù)加上除數(shù),與商的積是80,被除數(shù)是
- 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第3S、第4S內的總位移是1.2M,則第5S內的位移是多少?
- 魯迅《雪》閱讀答案,
猜你喜歡
- 18(x一6.2)=41.6這方程咋解
- 2請問情態(tài)動詞和助動詞有哪些 他們有什么區(qū)別?是不是情態(tài)動詞和助動詞后面都要跟動詞原形?
- 3硝酸鉀屬于復合肥嗎
- 4I'm sure you are b_____ .you can stay at home by yourself.
- 5"瘠"怎么讀
- 6送別同學的詩歌
- 7________ _________ does it take to go from my home to the school by car?Twenty minutes.
- 8寫一篇英語短文,10句,描述一只動物
- 9they的賓格形式
- 10競選班長發(fā)言稿400字左右
- 11有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共405人參加節(jié)目聯(lián)歡會,他們人數(shù)的比是2:三分之一:1.要算式,
- 12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