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語

    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語
    如:“葉公好龍”出自于《新序 雜事》
    語文人氣:953 ℃時間:2019-12-01 00:55:06
    優(yōu)質(zhì)解答
    1.成語故事·揠苗助長
    用來比喻不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nóng)夫,他總是嫌田里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么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里卻很高興.回到家里還夸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經(jīng)枯死了.
    2.葉公好龍
    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于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
    成語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里,把頭探進(jìn)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3.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出處 先秦·韓非《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fù)得兔④.兔不可復(fù)得,而身為宋國笑”.
    宋國有個農(nóng)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nóng)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nóng)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nóng)民當(dāng)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4.掩耳盜鈴
    捂住自己的耳朵,以為自己聽不到,別人也就聽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己騙自己.
    出處:《呂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晉國的大夫范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一只鐘,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鐘太大,沒法背.于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鐘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鐘,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5.狐假虎威
    喻仰仗別人的威勢或倚仗別人威勢來欺壓人
    出處:《戰(zhàn)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j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