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伽利略好奇善問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物運動規(guī)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jīng)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么不沿著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shù)學家利奇來比薩游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于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于杠桿、浮體比重等理論.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義是問號.”因此,要想在學業(yè)上有所建樹,必須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
2、少年魯迅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也曾是寫對聯(lián)的好手.少年時代的魯迅在上學塾時,先生就教他們作對.一次,塾師壽鏡吾老先生出了上聯(lián)“獨角獸”,讓學生們對下聯(lián).立時塾房活躍起夾了,有的孩子對出“九頭鳥”,有的孩子對出“三腳蟾”,有的孩子對出“百足蟹”等等,惟獨周樟壽(魯迅原名)一語不發(fā),等課堂上平靜下來后,他站起對出“比目魚”.課堂立時悄然,沒有再應對的了.壽老先生在—一評論了前者之后,最后稱贊周樟壽對得最好.因為“獨非數(shù)字卻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數(shù)字,卻相當于“二”.兩者雖俱無數(shù)字卻都有數(shù)的含義,真是恰到好處.
經(jīng)老師的點撥,同伴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樟壽雖小卻語驚四座.
3、列寧的讀書故事
他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個不穩(wěn)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后,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抬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4、毛澤東的讀書故事:
毛主尤其喜歡“動筆”讀書.只要是他讀過的書,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將書中錯別字和點錯的標點改正了.毛主席還喜歡加批注,上學時就曾批注鮑爾生著的《倫理學原理》,在10萬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寫了1萬多字的批注.后來這本書被一個同學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轉還給毛主席.毛主席又高興地批注了自己寫在書中的批語.
5、 張廣厚的讀書故事:
數(shù)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jīng)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6、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里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里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7、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后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jié)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yǎng)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8、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9、張廣厚吃書
數(shù)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jīng)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10、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1、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里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里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里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后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12、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zhì)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嘴里“唏唏”,頓時,周身發(fā)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書攻讀.
13、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wěn).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后,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14、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涂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么?
15、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nèi)室.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nèi)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只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采納我吧!
名人讀書的故事
名人讀書的故事
語文人氣:276 ℃時間:2019-10-30 04:35:4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關于讀書的名人故事.
- 名人讀書的小故事
- 關于名人讀書的小故事
- 有關名人讀書的小故事
- 有哪些名人讀書的故事
- Not at all和It doesn’t的區(qū)別
- 墨潑的天空讓我們想到蘇軾的哪句詩
- 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十一分之六,乙數(shù)和甲數(shù)的比是多少,甲數(shù)與甲,乙兩數(shù)的差的比是多少 急
- 關于絕對值的意義
- 設a,B為實系數(shù)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虛根.a^2/B∈R 求a/B的值
- Only Mary fails to catch the bus.改成____ catches the bus ____Mary
- 去年,云貴一帶旱情嚴重,水源緊張,節(jié)約用水勢在必行,針對用水浪費現(xiàn)象,某城市制定了居民每月每戶用水標準8立方米,超標部分加價收費,某戶居民連續(xù)兩個月的用水和消費分別為12立方米,22元;10立方米,16.2元,試求某城市居民每戶用水收費標準
猜你喜歡
- 1pot-bellied是什么意思?
- 2He is a(n)___.He is good at drawing
- 3已知代數(shù)式5x的二次方y(tǒng)-1/2x的二次方y(tǒng)-6x的二次方y(tǒng)
- 410個4分之三噸是多少頓,5分之二公頃的四分之一是多少公頃,7分之五的五分之三是多少
- 5以今年的端午節(jié)為題的作文題材
- 6表示看的詞語 ( )遠方
- 7瑣記有什么好詞16個.5句好句加理由
- 8在傾角為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用兩根輕繩跨過固定滑輪接在小車上,兩端分別懸掛質(zhì)量為2m和m的物體A、B,當小車靜止時兩繩分別平行、垂直于斜面,如圖所示.不計滑輪摩擦,現(xiàn)使A、B位
- 94x+(8-x)*2=26
- 10A,B為n階方陣,A的行列式不為零,證明AB與BA相似
- 11-xy是不是單項式
- 12{3*[(2a-b)*(2a-b)]+|3-a|}÷|a+3|=0,求“a的二次方的倒數(shù)的相反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