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憶江南》的內(nèi)容是什么?
詞《憶江南》的內(nèi)容是什么?
這首詞是白居易寫的
這首詞是白居易寫的
語文人氣:116 ℃時間:2020-04-23 09:19:08
優(yōu)質(zhì)解答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古語云,言而無文,行而不遠(yuǎn).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一直流芳百世,那么這寥寥數(shù)語,文在何處?如何能“行”如此之遠(yuǎn)呢?白居易曾經(jīng)擔(dān)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dān)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yīng)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dāng)?shù)牧私?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dāng)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shí)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lán)”,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梢?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lán)”、“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既是“能不憶江南”,那么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么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zhì),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xì)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于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也許,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么錢塘潮奇觀確實(shí)是存在的.尋桂子不一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錢塘江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海門入海.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涌入,異常壯觀.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高達(dá)數(shù)丈,正因?yàn)槿绱?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見那卷云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里尋找那美麗的傳說,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一動一靜,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作者內(nèi)心蘊(yùn)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竹葉青并非是吳酒啊,這是怎么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里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并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詩里就有“甕頭竹葉經(jīng)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yīng)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于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lián)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陽,回憶起當(dāng)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fù)相逢?”.早晚,是當(dāng)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三首詞,從今時,憶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從洛陽到蘇杭,從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時間,空間都有極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陽,神馳江南,撫今追昔,無限深情地追憶最難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滿足.而我們今日讀此詞,則因?yàn)榘拙右椎某錾鑼?也能得到某種精神滿足,不知當(dāng)時白居易是寫給自己回憶的,還是留待后人欣賞的,你覺得呢?憶江南①【唐】白居易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②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③能不憶江南.【作者】772-846 ,字樂天,太原(今屬山西)人.唐德宗朝進(jìn)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后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又為蘇州(今屬江蘇)、同州(今屬陜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詩政治傾向鮮明,重諷喻,尚坦易,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后世影響甚大.【注釋】①據(jù)《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 ②諳(音安):熟悉. ③藍(lán):藍(lán)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品評】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jié)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guān)闔.次句“風(fēng)景舊曾諳”,點(diǎn)明江南風(fēng)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yàn)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shí)了“好”字,又照應(yīng)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jìn)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qiáng)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yuǎn)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詞)三首內(nèi)容
- 憶江南是詩還是詞
- 要憶江南三首古詩詞寫成散文!
- 憶江南是詞嗎?
- 文學(xué) 古詩詞 憶江南
- 比值是七分之一的比有幾個?是怎么解的?最好有算式!急
- 只要是“to+動詞原形”就是動詞不定式嗎?
- 如夢令 李清照 思想、主題、意境
- 馬說一文里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qiáng)烈譴責(zé)的語句是什么?
- 一塊紅綢,長2.4米,寬70厘米.要做直角邊分別為8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小旗,可以做幾面?
- 已知∠AOB與∠BOC互為補(bǔ)角,OD是∠AOB的平分線,OE在∠BOC內(nèi),∠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數(shù).
- 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這二個詞表現(xiàn)了什么?
猜你喜歡
- 1怎樣判斷一個有機(jī)物分子式平面結(jié)構(gòu)還是立體結(jié)構(gòu)
- 2求一套九年級一元二次方程整章的數(shù)學(xué)卷
- 3in the summer of 1980 a spanish tourist ,Gasper Carner,went to Great Britai
- 4除了攝氏溫度計(jì),還有什么溫度計(jì)呢?
- 5為什么要保護(hù)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
- 6水稻畝產(chǎn)量的世界紀(jì)錄是多少
- 7請你算一算: 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幾天采了112個松子,平均每天采14個,問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是雨天?
- 8若m2+n2-6n+4m+13=0,m2-n2=_.
- 9商店運(yùn)來蘋果500千克,蘋果比梨子少4分之1,梨子有多少千克?
- 10質(zhì)量為M1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質(zhì)量為M2的木塊.現(xiàn)給木塊一個相對于地面的水平速度V0,已知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木板足夠長
- 11一次函數(shù) y=-2x+3 是否在(4,-10)上
- 12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