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在炮火連天、國運危急的時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鳥也要奮力抗爭,用自己的歌喉發(fā)出不屈的聲音.這使人聯(lián)想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嘶啞的喉嚨”,讓我們看到這是一只飽受磨難的鳥,它的歌聲,是用整個生命發(fā)出的.
下面四行詩,分別描述了鳥兒歌唱的四個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它們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這四個對象前面都加了長長的修飾語.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國土的寫照.
“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著長期郁結(jié)在人民心中的悲憤一般洶涌奔流.
“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土地上空吹刮著的風,象征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
“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預示著人民為之奮斗獻身的獨立自由的曙光,必將降臨于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小鳥活著時,傾盡全力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將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懷抱,連羽毛都與土地融為一體.
在詩的第二節(jié),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由上文對歌唱者動態(tài)的描述,轉(zhuǎn)而對“我”進行了一個近鏡頭的特寫.這是以設(shè)問的方式進行的.“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眼里常含淚水”這樣一個靜態(tài)的特寫,表現(xiàn)了悲憤痛苦的情感恒久縈繞于“我”的心中.“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現(xiàn)實,對祖國愛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強烈.
最后兩句是全詩的精華,它是那個苦難的年代,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種愛刻骨銘心,至死不渝,不僅來自詩人內(nèi)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緒的濃縮.艾青以這兩句詩,抒發(fā)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
猜你喜歡
- 1正6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誰知道說一下,
- 2入射角和反射角不相等的原因?在什么情況下,入射角不等于發(fā)射角?
- 3鋁鐵在濃硝酸中鈍化表面所形成的氧化物薄膜主要是由什么物質(zhì)構(gòu)成的,其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 4蘇軾評價
- 5英語翻譯
- 6兩小無猜,具體怎么解釋
- 7誰給我一份原子團化合價表
- 8英語中什么叫“懸垂修飾語”?
- 9(1)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天津到北京的距離是4.8厘米.天津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 10初一3個班為小學捐書,
- 11x²+1<ax+a分之x a不等于 解不等式
- 12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大約是0.65公頃,相當于我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的5倍.我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列方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