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所記述的內(nèi)容,可以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分為準備、升空、登月和返航四個部分,作者對每一部分都是詳細敘寫,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
第一部分,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所要發(fā)生的事件.另外,火箭名、飛船名、三級火箭中各用什么燃料、吃飯、穿衣等,都寫到了,之所以這樣寫,一方面因為它是記實的文字,另一方面因為這種科學記實必須傳達給讀者科學知識.第二部分,寫飛船離開地球,向月亮奔去.這一部分寫得很詳細,因為它涉及非常尖端的技術(shù)性問題,各種數(shù)據(jù)(包括時間)非常精確,分毫不差.第三部分,寫飛船登月成功,并寫宇航員在月亮表面的活動.這里主要寫了他們這樣一些活動:檢查登月器的著陸情況,采集月壤和月巖,樹立紀念碑,安裝電視攝像機、太陽風測定裝置、激光儀和月震儀,插上美國星條旗,與美國總統(tǒng)通電話等.第四部分,寫登月歸來.其中包括宇航員回到登月艙、返回“阿波羅11號”飛船、回到地球和在國會大廈暢談登月感受幾方面的內(nèi)容.阿姆斯特朗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是這篇文章的結(jié)束,留給讀者反復的回味.
再加一個資料上的:
一、整體把握
人類早就有登上月球的愿望,并因此產(chǎn)生了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終于把人類的這一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這是一篇饒有興趣的科普小品,閱讀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本文側(cè)重于記敘,將登月的全過程敘述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可以說,吸引人是本文的突出特點.
首先是登月本身這件事吸引人,特別是對青少年學生就更具吸引力.月球上有什么?人如何才能登上月球?飛船是如何制造的?萬一出現(xiàn)意外飛不回來怎么辦?在高達每秒10.5公里的飛行速度中,宇航員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宇航員在飛行中怎樣吃飯?大小便如何處理?如此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能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注意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學習本文,學生能夠向教師提出許許多多的問題(即便這些問題教師回答不了也不要緊),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激趣”是教師教學本文的重點.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去設計一種更新的登月計劃,每人都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合邏輯也是非??少F的.
要讓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從朗讀的情況就能看出學生的興趣濃度.對某些句子教師可作朗讀指導.比如對阿姆斯特朗的那句名言:“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選擇適當?shù)淖x法.
怎樣把一件事情敘述得完整生動呢?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首先是渲染.文章的1、2段進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其次是有明晰的時間線索.從第3段的“這一年的7月16日”開始,作者把登月的全過程按照時間順序作了詳細交代,甚至連幾分幾秒都寫得清清楚楚.這就使讀者比較詳細地了解登月的具體時間,也增強了事件的生動性.可以說,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是本文寫作的又一突出特點.
生動的語言是本文第三個突出特點.語言的生動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恰當?shù)拿枋?在寫到火箭發(fā)射前的景象時,作者寫道:“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著,尖端直指藍天,高達一百多米.”這表現(xiàn)了火箭高大雄偉的姿態(tài).寫火箭在太空飛翔時,作者寫道:“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緩緩地行駛.它飛過了……又飛過了……從飛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球已經(jīng)遙遙在望.它發(fā)著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這樣描述很能激發(fā)讀者的想像.2.用數(shù)字說話.作者比較詳細地列舉了一系列的數(shù)字,它可以幫助讀者增加知識,因為這些數(shù)字都是富有吸引力的.比如三級火箭的速度分別是6.8、7.67、10.5,就可以令學生遐想不已.3.敘述中有議論.在記敘文中恰當穿插一些議論的句子,可以起到深化理解、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在第4段中作者寫道:“一個偉大時代就要來到了……這將是人類進行的距離最為遙遠的一次旅行.”再比如第11段中:“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這是人類偉大的一步.……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里程碑.”這種記敘中加議論的寫法是中學生應該掌握的寫作要點.
19.《月亮上的足跡 》 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19.《月亮上的足跡 》 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1.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2.中心思想
1.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2.中心思想
語文人氣:752 ℃時間:2020-01-31 10:15:4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19.月亮上的足跡,
- 初中語文19課《月亮上的足跡》第一題
- 19課 月亮上的足跡
- 《月亮上的足跡》結(jié)合上文內(nèi)容,說說...
- 月亮上的足跡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
- father went to his doctor for __ about his heart trouble.
- 4×27.5÷2x=8 4分之3-5分之1x=20% 怎么解這兩個方程
- 怎么用鍵盤輸入根號,圓周率等數(shù)學符號呢?
- x(x+1)(x-1)=120
- 把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擴大到原來的5倍,分母縮小為原來的五分之一,這個分數(shù)的值就()
- 設A(-1,0)、B(1,0),直線L1、L2分別過A、B兩點,且L1、L2的斜率之積為-4,求L1與L2的交點的軌跡方程?
- 癟乒乓球放入熱水鼓起的原因時熱脹冷縮還是溫度變化導致壓強增大
猜你喜歡
- 1英語翻譯
- 2遞等式計算如下(有2題,)
- 3請看看
- 4英語翻譯
- 5一道關(guān)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高一物理題
- 6描寫三峽山陡水窄的句子是什么?
- 7成語,( )以名(
- 8甲乙兩個修路隊合修一條路,甲先修了全長的4/5,少4千米,接著乙修的長度是甲的一半,就全部修完了,乙隊
- 9獵豹的平均速度約是31.4米/秒,羚羊的平均速度是23.4米/秒.如果現(xiàn)在一只羚羊在一只獵豹前39米處開始逃跑,那么這只獵豹經(jīng)過多長時間可以追上這只羚羊?(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 1013和7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多少?
- 11心事沉重,吃不下飯用什么詞語表示
- 12據(jù)測算,每10平方米的樹林明年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40克,某市計劃營造一條35000平方米的林帶,造成一年可以吸收多少千克有害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