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語中交給我們很多處世的辦法、做人的規(guī)矩,這些道理有時候很樸素.論語不是板著面孔的一部書,它交給我們的辦法有時候透著一些變通,它告訴我們一種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里的分寸.其實我們今天總在說任何事情是該做的不該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壞,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定,不簡單是好壞之分,只是你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其實有很多事情應該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個提倡一味喪失原則,一味要以一種仁愛之心去寬容一切的人.曾經(jīng)有他的學生問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論語.憲問篇).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不陌生,我們經(jīng)常說生活里頭有這樣的人,說你看別人那么對不起他,他還對人那么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該在孔子這里是得到贊賞的.沒想到呢,孔子反問了他一句,子曰:“何以報德?”孔子說一個人他已經(jīng)用德去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么去抱人家的恩德呢?
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又該怎么做呢.問完了這一句,孔子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說一個人,如果有他人有負于你,對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匱那些也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實這個道理我們要是一聽覺得好像跟我們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學不一樣啊,孔子也是有原則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給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對這一切.
其實孔夫子在這里給了我們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他當然不提倡以怨抱怨,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以一種仇殺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那么這個世界的循環(huán)將是一種惡性的,將是無止無休的.我們付出的不止是我們自己的帶價,還有子孫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樣不可取,也就是說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種仁厚去面對已經(jīng)有負于你的事情,這也是一種人生的浪費.在兩者之間,其實還有第三種態(tài)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實孔夫子的這種態(tài)度可以舉一反三推及到我們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避免能源的浪費,地球上被浪費的資源已經(jīng)太多了,但是當我們關注環(huán)保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關注一點,就是心靈環(huán)境的荒蕪和我們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應該說,今天物質是繁榮了,但是心靈的生態(tài)未必隨之改變,變得欣欣向榮.也不意味著今天那種仇恨、那種報復、種種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就停止了,有點時候會越演越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樣避免心靈資源的浪費呢,就是我們面對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斷,選擇自己最有價值的方式.
《論語》中的為人處事之道?
《論語》中的為人處事之道?
語文人氣:936 ℃時間:2020-09-25 09:09:45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論語中做人之道的句子?
- 求論語中有關為人處世的語句
- (論語)出自本文的儒家為人處事之道的成語
- 為人處世 論語詩句
- 論語是教你如何做人,道德經(jīng)是教你如何處世嘛?
- 已知實數(shù)x,y滿足2x+3y≤14,2x+y≤9,x≥0,y≥0,S=3x+ay,若S取得最大值時的最優(yōu)解有無窮多個,則實數(shù)a=?
- 請問這種成分還屬301不銹鋼嗎?(C-0.1003;Si-0.2467;Mn-2.2387;p-0.358;S-0.169;Cr-14.6342;Ni-6.0215)
- X=2*3*5*7*11*13*17*19*23*29*.N(N為質數(shù)),求證:X+1為質數(shù)
- 若√2007n是個非零整數(shù),則最小整數(shù)n是?
- Either I or he ( )soccer with Tom 四個選項 play are plays is
- .the music festival was great!Many famous people (attended) it.
- 如果(M)表示m的全部因數(shù)的和,如(4)=1+2+4=7,則(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