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名句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離婁上》
《論語》中的名句:
1.子①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②乎?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學(xué)而》.《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 ①《論語》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說(yuè) ]通“悅”. ③[慍(yùn) ]惱恨.
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論語•學(xué)而》.此話是孔子的學(xué)生子夏說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xué)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論語•為政》.①[耳順]一聽見別人的言語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規(guī)矩.
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自《論語•為政》.
6.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①.”
出自《論語•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自《論語•為政》.
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論語•為政》.
9.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僖?”
出自《論語•里仁》.①[自省(xǐng)]檢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出自《論語•公冶長》.
11.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出自《論語•公冶長》.
12.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①,文勝質(zhì)則史②.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論語•雍也》.①[野]粗野. ②[史]虛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
14.子曰:“知①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出自《論語•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識①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論語•述而》.①[識(zhì)]記住.
16.子曰:“不憤①不啟,不悱②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出自《論語•述而》.①[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說而說不出來.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論語•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yuǎn).
出自《論語•泰伯》.這是孔子的學(xué)生曾子說的話.①[弘毅)剛強(qiáng)而有毅力.
19.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論語•子罕》.①[絕四]沒有四種毛病. ②[毋意]不憑空揣測. ③[毋必]不全盤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執(zhí). ⑤[毋我]不自以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出自《論語•子罕》.
2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出自《論語•子罕》.
22.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論語•子罕》.①[凋]凋謝.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出自《論語•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論語•顏淵》.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出自《論語•顏淵》.
2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出自《論語•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出自《論語•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論語•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論語•憲問》.①[不能]沒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2.子曰:“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4.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5.子曰:“有教無類①.”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①[有教無類]任何人我都可以給他教育,沒有區(qū)別.
36.既來之,則安之.
出自《論語•季氏》.
學(xué)而第一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xué)文.」
『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
吾必謂之學(xué)矣.」
『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曾子曰:「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
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fù)也.恭近於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
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
知來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一些《孟子》《論語》中的名句
一些《孟子》《論語》中的名句
一些經(jīng)典的句子,多多益善!
一些經(jīng)典的句子,多多益善!
其他人氣:697 ℃時間:2019-10-11 18:55:33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小學(xué)英語題…灰色減黑色為什么等于白色求大神幫助
- 2關(guān)于電路中的電容器
- 3有21朵蘭花,蘭花比紅花少30%,紅花有多少朵?要算式
- 4My father goes to work by car改為特殊疑問句
- 5怎樣計算電子轉(zhuǎn)移的摩爾數(shù)
- 6急求:49克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是多少?1.5摩爾硫化氫的質(zhì)量是多少,其中含多少摩爾氫?
- 7化簡xy/[(100-x)*8]=3/20
- 8填空題:折線統(tǒng)計圖不僅可以反映數(shù)量的______________,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數(shù)量的__________________.
- 9eight中是字母組合ei發(fā)[ei]還是eigh發(fā)[ei]音?
- 10雷鋒精神是否過時 辯論賽
- 11( )映照
- 12南亞黃麻產(chǎn)區(qū)的地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