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
一個人從小就要立志苦學
原文:
任末①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④,削荊⑤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⑦其勤學,常以凈衣易⑧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或:有時.④庵:茅草小屋.⑤荊: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點燃后可照明.⑦悅:敬佩.⑧易:交換.
譯文
任末,他14歲時就背著書箱拜了很多老師,不怕艱難險阻.他常說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憑什么去完成一番事業(yè).他貧窮無家,有時沒有宿處,只在樹下搭一個草棚,把荊棘削成筆,用樹汁當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書,沒有月亮的日子就點燃枯草雜木照明.平日里每當讀書有體會時,便把心得寫在衣服上.跟他學習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學,為了要研讀他寫的心得體會,他們經(jīng)常輪流用干凈的衣服跟他交換.不是古代圣賢的著作他是不看的.臨死時告誡后人說:“一個人如果終身好學習,即使死了還像活著一樣;要是不學習,即使活著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罷了.”
任末年十四,負笈從師的啟示是什么?
任末年十四,負笈從師的啟示是什么?
這篇短文給你什么啟示,請簡要回答.
這篇短文給你什么啟示,請簡要回答.
語文人氣:229 ℃時間:2020-08-27 03:49:56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任末年十四,負笈從師里面有一個什么成語啊?
- 任末勤學內(nèi)容是 任末年14 學無常師 負笈從師 不遠險阻…………
- 任末年十四,負笈從師.的閱讀答案,急
- 任末年十四,負笈從師 譯文
- 任末年十四,負笈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而讀,暗則縛麻蒿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及其事.(門徒悅其勤學,常以凈衣易之.) 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
- 14和8的公倍數(shù)有
- Si elle n'est pas insister - nous jusqu'à la fin.這翻譯成中文什么意思?謝謝!
- 按例子將字組成詞,再將字拆開組成成語
- 冷組什么詞(常用的)
- 鄭振鐸 《貓》中的 體會下面語句的情感,并分析.1.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 2.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 小明用一個動滑輪將重600N的貨物勻速提高2m,如果不計動滑輪重及摩擦,小明所用的拉力大小是_N,實際上小明所用的拉力是375N,則機械效率是_.
- 身高1.6米的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沿直線向路燈下走去,某一時刻,人影長1.8米,經(jīng)2秒,影長1.3米,路燈的高度是
猜你喜歡
- 1用一個滑輪組在6s內(nèi)把90N的重物勻速提升4m,在繩的自由段端所加拉力為50N,自由段端通過距離為12m.有用功為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W.
- 2英語翻譯
- 3用方磚鋪地,每塊磚邊長0.5米,需要768塊.若改用每塊邊長0.4米的磚,需要多少塊?
- 4改病句這句話有什么錯
- 5高手幫我看看這幾句有沒有什么語法錯誤和用詞不當?shù)腻e誤!
- 6如圖在三角形abc中e是邊ac上的中點,且de平行bc,ef平行ab求證三角形ade全等于三角形efc
- 7什么情況下dollar加s,為什麼.那什麼情況下dollar又不用加s?
- 8求初中美文摘抄
- 9English is a language ______ in many countries.A.speaking B.spoken
- 10西歐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極其形成原因
- 11文以貫道同文以載道有什么區(qū)別?
- 121 (has) a party . 50. We are now (liv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