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化論產生的背景 19世紀中葉,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進化論.達爾文在他的進化論中唯物地闡明了生物進化的原因(機制),從而摧毀了神創(chuàng)論在生物學中的統(tǒng)治地位.達爾文之所以能在這個時期完成進化論是有其歷史背景的.
首先,這是因為自然科學到了這個時期已經積累了充分的事實,證明有機界存在著一個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在19世紀中葉,古生物學、地質學、胚胎學、比較解剖學、細胞學等學科所提供的豐富資料,為科學進化論的產生準備了條件.
1831年達爾文以自然科學家的身份參加了“貝格爾”號軍艦的環(huán)球旅行.在歷時五年之久的航行考察實踐中,使他獲得了地質、古生物、植物、動物等多方面極為豐富的實際知識,為他以后從事生物進化理論的總結,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知識源泉.他在自然界觀察到的無數(shù)事例,不能不使他對主張物種不變的神創(chuàng)論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達爾文在考察結束時已經形成了物種變化的觀點,但是物種為什么能發(fā)生變化,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達爾文當時還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達爾文繼科學考察之后,又轉而深入社會生產實踐.當時英國有發(fā)達的畜牧業(yè)和園藝業(yè),蓬勃開展的育種工作給達爾文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條件.人類的育種實踐,有以下兩個特點:(1)生物在人的有意識的控制下所發(fā)生的變異,比起在自然狀態(tài)下所發(fā)生的變異要迅速,而且也更明顯;(2)在人的控制下所引起的變異,比較容易看到新性狀的形成與人對它的要求有關.這就是說:我們比較容易看到一個新品種是如何形成的.達爾文認識到研究育種工作的實踐經驗有助于解決進化的機制問題.他當時這樣寫下:“我開始觀察的時候,便覺得細心研究家養(yǎng)動物和栽培植物,會給了解這個難解的問題提供最良好的機會.果然使我沒有失望…….”
在總結育種實踐的經驗和他自己的科學實驗中,達爾文逐步形成了人工選擇的學說.
(二)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內容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關于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的學說.他是首先形成了人工選擇的學說,然后進而建立自然選擇的學說.因此先把人工選擇學說作一簡單說明.
1.人工選擇學說:達爾文在研究家畜和作物品種起源時,首先發(fā)現(xiàn)每一種家畜和作物都有許多品種,他認為不論品種有多少,它們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這些品種都來自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野生種.如家鴿的品種很多(達爾文當時搜集的鴿子有150個品種),但它們都起源于一種,即野生的巖鴿;家雞的品種很多,但都來源于共同的祖先,即野生的原雞.
不同的品種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達爾文認為:家養(yǎng)生物的各種品種,是人類通過有意識的選擇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謂選擇,就是人類根據他們的要求和愛好把符合要求的個體變異保存下來,并讓它們傳種接代,把不符合要求的個體淘汰.通過遺傳與變異的累積,逐漸形成各種品種.這樣看來,新品種的形成包括3個因素:即變異、遺傳與選擇.變異在這里起著提供材料的作用,沒有變異就沒有選擇的原材料;選擇保留了對人有利的變異,淘汰對人不利的變異,沒有選擇,就沒有變異的定向發(fā)展;遺傳起著保持鞏固變異的作用,沒有遺傳,就沒有變異的積累.
人工選擇學說的建立對達爾文進一步探討物種起源問題有很大的幫助,使他聯(lián)想到,在自然界是否也有類似的選擇過程呢?進一步的研究使達爾文確信:各物種的起源也是由于在自然界存在著同人工選擇相似的選擇過程.從而建立了自然選擇的學說.
2.自然選擇學說:自然選擇學說是達爾文根據以下3個觀察到的事實和由此而得出的兩個推論而建立的.
首先,達爾文發(fā)現(xiàn)各種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如果自然界沒有限制生物繁殖的因素,那末每個物種都有按幾何級數(shù)(2、4、8、16、32、64……)迅速繁殖后代的趨勢.例如象(是動物界中生殖緩慢的),從一對雌雄象開始,到750年之后,將產生出1900萬頭象.一對麻雀,在10年之后,將繁殖出2750億個子孫.
達爾文觀察到的第二個事實是:自然界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一般說來,在一定時期內都保持相對穩(wěn)定.盡管生物的繁殖潛力是巨大的,而實際上,動物的卵子(或植物的種子)不一定都能發(fā)育,幼體不一定都能成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淘汰掉了.
達爾文注意到的第三個事實是:生物普遍地存在著變異.親代與子代并不完全相同,同一親代所生的子代也總有差異.事實上,沒有兩個個體是完全相同的.
達爾文從觀察到的3個事實中得出了兩個推論:
第一個推論:在自然界物種的巨大繁殖潛力之所以未能實現(xiàn),乃是由于生存斗爭(strugglefor existence).正因為,一方面生物具有高度繁殖力,另一方面,生存條件不允許生物所產生的后代都能生存下來,因此,生物必然總是在生存斗爭中,或者與無機環(huán)境作斗爭,或者與不同種生物斗爭(種間斗爭),或者與同種的其它個體作斗爭(種內斗爭).達爾文認為“最劇烈的斗爭,差不多總是發(fā)生在同種的個體,因為它們居住在同一地域,取食于同樣食料,遭受到同樣威脅.”
第二個推論: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得到最好的機會保存自己和生育后代;相反地,那些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在生存斗爭中就會遭到淘汰.達爾文把生存斗爭所引起的這個過程稱為“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或“適者生存”.
通過長期的、一代一代的自然選擇,物種的變異被定向地積累下來,逐漸形成了新的物種,推動著生物的進化.
以上就是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要點.
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達爾文進化論,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fā)生、發(fā)展,作出了唯物的、規(guī)律性的解釋,推翻了特創(chuàng)論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tǒng)治地位,使生物學發(fā)生了一個革命變革.恩格斯高度評價了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它是19世紀自然科學的3大發(fā)現(xiàn)之一(這3大發(fā)現(xiàn)是: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達爾文進化論).
盡管受當時科學水平上的限制,達爾文學說中有個別的錯誤觀點,也留下一些問題沒有解決,但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管這個理論在細節(jié)上還會有什么改變,但是總的說來,它現(xiàn)在已經把問題解答得令人再滿意沒有了.”達爾文進化論奠定了人類對生物進化認識的基礎,隨著近代科學的發(fā)展,我們必然會更加深入地認識生物進化的規(guī)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
達爾文的進化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何評價?
達爾文的進化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何評價?
請仔細闡述
仔細明確的闡述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目的,
如何評價達爾文進化論
請仔細闡述
仔細明確的闡述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目的,
如何評價達爾文進化論
其他人氣:383 ℃時間:2020-04-11 15:05:04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0千米,3小時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改用每小時52千米的速度行駛,再行幾小時到達乙地?
- 2印第安人喜愛雨后清風的氣息,喜愛它拂過水面的聲音,喜愛風中飄來的松脂的幽香.修辭手法?
- 3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向量AB+CA+BD等于
- 4高中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關習題...
- 5y=x的平方+根號下【X-1/X+1】的導數(shù)怎么求啊
- 6用瓊脂平板劃線法分離細菌,培養(yǎng)后如何識別是你接種的,還是操作時雜菌污染?
- 7在1 2 3 4 5 6 7 8 中間填上加減乘除運算符號等于2008
- 8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bx+c ,當4a+2b+c=0時,拋物線必過x軸上一點,這一點是什么?/
- 9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二段文字從哪些角度來描寫景物?表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 10某大學宿舍里A、B、C、D、E、F、G七位同學,其中兩位來自哈爾濱,兩位來自天津,了
- 11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Ⅰ.本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 g
- 12讀文言文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