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介紹他能聽諷納諫的兩則小故事.
孫權當了吳王之后,就大擺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將要結束的時候,他親自起身,向大臣們行酒.走到騎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裝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孫權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孫權大怒,手持利劍要殺他.當時在座的大臣都嚇得不敢上前勸阻,只有大司農(nóng)劉基上前抱住了孫權,不讓他去殺虞翻,并勸說:大王在飲酒之后,殺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當?shù)?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誰知道呢?正是因為大王能廣招人才,容納賢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風而至,現(xiàn)在一下子廢棄了自己的好名聲,這樣做值嗎?孫權說:曹操尚且殺掉孔融,我為何不能殺虞翻呢?劉基說:曹操輕易害死賢人,天下人都反對他.而大王施行仁義,與堯舜這樣的賢君相比,怎么可以與曹操相提并論呢?孫權聽了劉基的一番話后,怒氣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孫權對手下人說:從今以后,我酒后說要殺人,你們都不要去殺.
又有一次,孫權在武昌臨釣臺飲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叫人用水灑席上的大臣,并對大家說:今天飲酒,一定要醉倒在這里不可.當時,任綏遠將軍的張昭,板起臉孔,一言不發(fā)地離開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車內.孫權派人叫他回去,說:今天只不過是共同飲酒,取樂罷了,你為什么要發(fā)怒?張昭回答說:過去紂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長夜之飲,也是為了快樂,不認為是壞事.孫權聽了,一句話也不說,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了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