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操》,又名《猗蘭操》,最早相傳是孔子所作,孔子游歷眾國皆不為所用,歸途中見蘭花獨茂,停車援琴鼓之,曰:蘭當為王者得,今乃與眾草為伍.”并作《猗蘭操》: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島,無所定處.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琴曲似訴似泣,如怨如憤.正如那時彈此曲的孔子,是這樣的頹喪.
此曲是曲,幽怨的曲,也是詩,優(yōu)美的詩.曲調始終是緩緩的,無波無瀾,在那平和之下,卻有一股抑郁之氣悶悶于胸臆.是不得志的憤慨,是無人識的悵然.
蘭,當生于幽谷疏石敗葉之中,無矯柔造作之態(tài),無趨勢求媚之容.
所以,若用蘭比之于功名,其實是俗氣了.倒是韓愈說得好,他說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是啊,不采而配,于蘭何傷.蘭,該是靜靜開放的,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天壤之間,有涼月,為之設色,有星光,為之配飾.
“芝蘭生于深谷,不為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得,不為困窮而改節(jié)”.
蘭花不動,但香隨風動,早已芬芳天下.蘭花在風中搖曳,香氣洋溢四方,其他花香全都被比了下去。即使無人采摘幽香的蘭花佩戴,對蘭花也無妨害。
(暗喻滿懷文采的“我”雖然未獲賞識,也不要緊。)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意思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意思
語文人氣:926 ℃時間:2020-06-24 14:23:17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的14等于乙數的16,甲數的15和乙數的17比較,( ?。?A.甲數的15大 B.乙數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的數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