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
縱
zòng
【形】
(形聲.從糸(mì),從聲.本義:松緩)
同本義
縱,緩也.——《說文》
蓬發(fā)施縱,無形儀,不治家業(yè).——《南齊書》
又如:縱緩(松懈);縱弛(松懈;放松)
南北稱縱,東西稱橫.古作“從衡”
不別橫之與縱.——《楚辭·沈江》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縱貫?zāi)媳钡木┚盆F路
跟物體的長的一邊平行的.如:縱波;縱目(直豎的眼睛);縱理入口(面部有豎紋銜接至口邊.命相者以為餓死之相);縱剖面
廣泛
談道之余,縱言及文辭,…,非凡子所及.——陸游《重修天封寺記》
又如:縱意(任意)
縱
縱
zòng
【動(dòng)】
發(fā);放
縱,一曰舍也.——《說文》
李種坐故縱死罪.——《漢書·昭帝紀(jì)》.注:“謂容放之.”
夫民氣縱則底.——《國語·楚語》.注:“放也.”
抑縱送忌.——《詩·鄭風(fēng)·大叔于田》
縱言至于理.——《禮記·仲尼燕居》
有如乘風(fēng)船,一縱不可纜.——唐·韓愈《秋懷詩》之六
順風(fēng)縱火.——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縱目(放眼遠(yuǎn)望);縱出(放出);縱兵(發(fā)兵;出兵);縱筆(放手書寫)
釋放;放走
奉不可失,敵不可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七擒七縱.——《李靖》
縱虎歸山也.——《三國演義》
又如:縱囚(釋放囚犯);縱出(枉法減輕刑罰或非法釋放囚犯;任意放出);縱遣(釋放遣發(fā));縱舍(釋放;寬放)
放縱;隨心所欲,不受約束,不加檢點(diǎn)
縱欲而不忍.——《離騷》.按,任情肆意之謂也.
我實(shí)縱欲,而不能自克也.——《左傳·昭公十年》
縱之順之.——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如:若縱(如果放縱聽任);縱放(言行放縱,不自檢點(diǎn);奔放自如,具有豪邁雄健的氣勢)
騰躍.如:縱跳(騰躍歡跳;躍身跳起);縱體(跳舞時(shí)騰躍輕盈的樣子)
放過.如:縱惡(姑息壞人);縱敵(放過敵人而不攔截)
指合縱.戰(zhàn)國時(shí)期蘇秦游說六國諸侯,要他們聯(lián)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邊,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曰“合縱”
必得定縱.——《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縱,定縱.)又
縱之利害.
謹(jǐn)奉社稷而以縱.
日出而言縱.
縱定乎?
歃血而定縱.
定縱于殿上.
縱
縱
zòng
【連】
縱然,即使
公子縱輕勝.——《史記·魏公子列傳》
縱有健婦把鋤犁.——唐·杜甫《兵車行》
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宋·柳永《雨霖鈴》
縱豆蔻詞工.——宋·姜夔《揚(yáng)州慢》
又如:縱有(即使有);縱大(縱然;即使);縱得(縱令,即使);縱饒(縱令,即使)
縱
(縱)
zòng
放:縱虎歸山.縱火.
放任;不拘束:放縱.縱目四望.縱情.縱觀全局.
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縱身.
即使:縱然.縱使.縱令.
豎,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縱橫交錯(cuò).縱橫捭闔(指在政治、外交上運(yùn)用手段進(jìn)行聯(lián)合或分化).縱貫.縱深.
起皺紋:縱花(用有皺紋的紙做成的花).這張紙都縱了.
指連隊(duì)編制上的“縱隊(duì)”.
擒橫
縱
(縱)
zǒng
急遽的樣子:“喪事欲其縱縱爾”.
擒橫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yīng)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diǎn)出發(fā)前進(jìn)10m,向右轉(zhuǎn)15°,再前進(jìn)10m,又向右轉(zhuǎn)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diǎn)A時(shí),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gè)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huì)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guān)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xu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