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贊揚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贊揚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語文人氣:390 ℃時間:2019-12-12 20:42:35
    優(yōu)質(zhì)解答
      1、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xué)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xué)家.二程學(xué)說,后來為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xué)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xué),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xù)求學(xué).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2、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yīng)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jié)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jié)友愛的典范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jīng)》,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dǎo)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dāng)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后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xué)習(xí).
      4.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fā)生在唐朝.當(dāng)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lǐng)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jīng)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并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fù)圣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xiàn)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