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zhí)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編輯本段譯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zhí)一端,不知變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淺有深,河流有彎有直.不經(jīng)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夠了解它的真實情況,不經(jīng)過訪問,征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它的情況.因此必須能夠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穿著)輕裝便服,冒著風雨,在荒村亂流之間來來往往,親自發(fā)放錢糧給工民,不克扣一厘錢,并且隨同管理的差役也不曾橫行勒索一文錢財.必須像這樣以后事情才能做成.如果貪圖安逸而害怕辛
勞,計較私利而忘記公益,(只想)遠遠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辦不好了.
段落大意:
第一段,提出論點 ①治水之法.輕信人言 層意:說明治水要防止的現(xiàn)象 ②蓋地有高低.不窮其致 層意:論述“治水必躬親”的原因 ③是以必得.胼胝 層意:得出結(jié)論 第二段,以海忠介(海瑞)為例,說明治水不但要躬親,而且要清廉.這段先從正面說海瑞治水不但躬親,而且清廉.后從反面說,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謀私利,怕得罪上級,那么水利肯定辦不好.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zhuǎn)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zhuǎn)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guān)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