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永久 码,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center id="usuqs"></center>
  • 
    
  • 馬氏體轉變和珠光體轉變之間的主要差別?從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上說明珠光體和馬氏體的主要特點?

    馬氏體轉變和珠光體轉變之間的主要差別?從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上說明珠光體和馬氏體的主要特點?
    化學人氣:842 ℃時間:2020-02-06 04:41:26
    優(yōu)質解答
    根據(jù)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動力學曲線(C曲線)
    珠光體轉變(過冷奧氏體的高溫轉變)
    溫度范圍:A1 - 550 ℃ (此時C、Fe原子均可擴散)
    珠光體:鐵素體和滲碳體的共析混合物,一般情況下這兩相呈相間分布.由于奧氏體向珠光體的轉變溫度不同,珠光體中鐵素體及滲碳體片的厚度不同,一般分為三種名稱:珠光體、索氏體、屈氏體.
    強調:珠光體、索氏體、屈氏體均屬于珠光體型組織,三者之間并無本質差別,且無嚴格的溫度界限,只是片層厚度不同.
    貝氏體轉變(過冷奧氏體的中溫轉變)
    溫度范圍:550 - 220 ℃
    此溫度下C、Fe原子擴散不能充分進行,奧氏體分解成為介穩(wěn)定的α-Fe和碳化物的混合物-貝氏體(貝茵體).
    上貝氏體:550℃稍下溫度形成,羽毛狀,性能不如珠光體,無使用價值.
    下貝氏體:靠近馬氏體轉變溫度(220℃稍上)形成,也稱針狀貝氏體,由針狀過飽和α-Fe和其上分散的微細碳化物組成.塑性、韌性比珠光體好,有使用價值.
    馬氏體轉變(過冷奧氏體的低溫轉變)
    溫度范圍: 220 ℃以下
    過冷奧氏體以非擴散方式轉變成馬氏體.
    馬氏體::奧氏體急冷至Ms(約230℃)線以下,過冷度極大,轉變趨勢極大,奧氏體極快地由面心立方變成體心立方,而碳原子來不及擴散,形成碳在α – Fe中的過飽和間隙固溶體,即馬氏體,Martensite(M).
    馬氏體點(Ms):過冷奧氏體必須冷卻到某一溫度以下才能發(fā)生馬氏體轉變,此溫度稱為馬氏體轉變開始點或簡稱馬氏體點.
    馬氏體轉變終了點(Mf):馬氏體轉變停止的溫度.
    馬氏體硬度很高,但塑性和韌性都很低,斷裂強度也不高,不能直接使用.
    形貌:決定于奧氏體的含碳量:
    當Wc > 1.0%時,全部形成針片狀馬氏體 M片;
    當Wc< 0.2%時,全部形成板條狀馬氏體 M條;
    當0.2%<Wc<1.0%時,形成混合馬氏體.
    因碳在 α – Fe中的過飽和,晶格嚴重畸變,所以M片具有高硬度高強度,但塑性韌性低;
    M條具有較高硬度強度,塑性韌性也較好.
    馬氏體轉變的主要特點:
    ● 轉變驅動力極大,轉變中無原子擴散,高速形成.
    ● 轉變總是進行不完全,存在殘余奧氏體A’.但碳素鋼的殘余奧氏體少,可忽略.合金鋼則不能忽略.
    ● 在Ms以下降溫過程中形成,等溫過程馬氏體量不增加.
    ● 轉變過程伴隨體積膨脹,導致工件變形.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請使用1024x768 IE6.0或更高版本瀏覽器瀏覽本站點,以保證最佳閱讀效果。本頁提供作業(yè)小助手,一起搜作業(yè)以及作業(yè)好幫手最新版!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4 作業(yè)小助手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