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有天,在照顧個別幼兒喝水時,有幼兒問:“老師,熱水怎么會變成冷水的?”這促使我分析幼兒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幼兒已在生活中了解了一些“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方法.其實,平常的生活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于是,我引領幼兒用各種方法讓熱水快點變冷.活動中,我首先通過“一杯熱水一直放著不動,結果會怎樣”的問題,讓幼兒了解熱水會自然冷卻的常用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提出各自的想法,運用不同探究其中的小秘密,如借助空氣流動,在熱水中放進更冷的東西,將熱水放在一個更冷的環(huán)境中等等,都會使熱水冷得快些.在整個活動中,我除了提供大量的材料以外,更多的是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大膽嘗試,用實驗證明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關注、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熱水冷得快些”,從而獲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學知識.
活動目標:1、知道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熱水變冷,探究熱水變冷水的秘密.
2、樂意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設想,并通過實驗加以驗證.
活動準備:1、玻璃杯數(shù)個,內(nèi)裝顏色水.
2、溫度計、毛巾、記錄表.
3、冰塊、冷水、扇子、小勺等各種材料.
活動過程:一、提出問題:
幼兒很自然想到用溫度計,教師示范測試,幼兒測試自己水杯中的水溫,并記錄結果.
幼:水溫會下降.
幼:熱水會變成冷水.
二、設計方案:
2、幼兒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師記錄方案,有的幼兒說:“將水放在冰箱里,水溫會下降快些!”有幼兒說:“放在電扇下面.”有幼兒說:“倒進大杯子里.”有的提出用扇子……將幼兒提出的方案記錄在黑板上.
三、實驗論證:
1、幼兒根據(jù)自己審計的方法尋找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觀察每個幼兒實驗的情況,如:是否根據(jù)自己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是否改變實驗計劃,是否有困難需要解決.
教師以幼兒沒有采用的方法,與幼兒共同實驗.
2、實驗結束,請每個幼兒測量實驗后玻璃杯中的水溫,并將結果記錄.
四、交流討論:
引導幼兒一起觀察記錄表,發(fā)現(xiàn)使用不同的方法后,水溫下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幼:因為熱氣出來了,冷氣進去了.
幼:在攪拌時水杯中的熱水不斷往外跑,使熱水快點變冷.
幼:因為冰塊更冷,它會化在熱水里,使熱水快點變冷.
師幼共同總結: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熱水快點變冷,放進更冷的東西,能使水溫下降的更快.五、激發(fā)情感: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