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你沒提供圖、、我在家畫了一下午
圖我拍的可能不清楚、、、 設BD交AC于E
上面的是F1,因為F1平移得到F2,且F2過A點,因為C是A關于F2的對稱軸的對稱點,所以C點也在F2上,因為AC=2倍根號3,根據(jù)對稱可得A到BD的距離為2倍根號3/2=根號3.因為A到BD的距離為根號3,且A的橫坐標為1,則BD到y(tǒng)軸的距離為根號3-1,又因為BD在y軸左側,所以BD直線為x=1-根號3 ,因為直線x=1-根號3 交F1于D點,所以把橫坐標為 1-根號3往F1解析式里帶 得出D(1-根號3,3)
所以DE=3-2=1 根據(jù)勾股定理得AD=2
我們初中不是學過最短距離怎么求的嘛,就是作對稱點.
D點關于直線AC的對稱點為B點(你可以根據(jù)F2的解析式求出B點坐標、F2的解析式可用頂點坐標求解析式法,把A的坐標帶進去就能求出來了),要想P點到點D的距離和直線AD的距離之和最小,那么就是B點到AD距離最短,作BM⊥AD交AC于P,這時P到點D的距離和直線AD的距離之和最小,因為BP=DP,所以BP+PD=BP+PM =BM 因為BM為垂線,所以此時BP+PD最小!
下面就是證△BDM≌△DEA了,這個好證,就不說了
因為△BDM≌△DEA,所以BM=AE=根號3
所以BP+PD=根號3
即點P到點D的距離和直線AD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為根號3
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啊,費了一下午、、樓主給分吧~
![](http://a.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cdbb96c3b2b7d0a27b9c0c9bfbdf5a31/63d0f703918fa0ec68759e7c269759ee3d6ddb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