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這裏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積聲調(diào).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diào)是怎樣構(gòu)成的.所以這裏先從聲調(diào)談起.
聲調(diào),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他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gòu)成了漢語的聲調(diào),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聲調(diào)來說,共月四個聲調(diào):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diào)(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diào)(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diào)(有時是低平調(diào));去聲是一個高降調(diào).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diào),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diào)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平聲.這個聲調(diào)到后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這個聲調(diào)到后代有一部分變?yōu)槿ヂ?
?。?)去聲.這個聲調(diào)到后代仍是去聲.
?。?)入聲.這個聲調(diào)是一個短促的調(diào)子.現(xiàn)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nèi)蒙古)保存著入聲.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著入聲這一個調(diào)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裏,入聲已經(jīng)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yōu)殛幤?有的變?yōu)殛柶?有的變?yōu)樯下?有的變?yōu)槿ヂ?就普通話來說,入聲字變?yōu)槿ヂ暤淖疃?其次是陽平;變?yōu)樯下暤淖钌?西南方言(從湖北到云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現(xiàn)在不能詳細(xì)知道了.依照傳統(tǒng)的說法.平聲應(yīng)該是一個中平調(diào),上聲應(yīng)該是一個升調(diào),去聲應(yīng)該是一個降調(diào),入聲應(yīng)該是一個短調(diào).《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yuǎn)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這種敘述是不夠科學(xué)的,但是它也這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guān)系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diào)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diào)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甚麼字歸甚麼聲調(diào),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保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裏.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dāng)清楚.我們特別應(yīng)該注意的是一字兩讀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動詞的時候解作“做”,就讀平聲(陽平);用作介詞的時候解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裏.這種情況比現(xiàn)代漢語多得多.現(xiàn)在試舉一些例子: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懷.
譽,平聲,動詞,稱贊;去聲,名詞,名譽.
汚,平聲,形容詞,汚穢;去聲,動詞,弄臟.
數(shù),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shù)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
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jīng)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曬),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后來變?yōu)槿ヂ?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望”、“嘆”,“看”都屬於這一類.“望”和“嘆”在唐詩中已經(jīng)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詩中,往往也還讀平聲(讀如刊).在現(xiàn)代漢語裏,除“看守”的看讀平聲以外,“看”字總是讀去聲了.也有比較復(fù)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時有平去兩讀,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只有去聲一讀了.
關(guān)於詩是種類,問題是相當(dāng)重復(fù)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dá)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現(xiàn)在我們試就上述三種分類法再參照別的分類法加以討論.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fēng);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jǐn)?shù)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1].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一)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jīng)》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樂府產(chǎn)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jīng)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后來又產(chǎn)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chǎn)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后,詞產(chǎn)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采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diào)》,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yán),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guī)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題目上標(biāo)明韻數(shù),如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lián)(或除了首尾兩聯(lián))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3].
絕句比律詩的字?jǐn)?shù)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guī)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4]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fēng)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ǘ┪逖院推哐?br/>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古風(fēng)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外,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別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xí)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甚麼理論根據(jù)的.
關(guān)於詩是種類,問題是相當(dāng)重復(fù)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dá)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現(xiàn)在我們試就上述三種分類法再參照別的分類法加以討論.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fēng);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jǐn)?shù)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1].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ㄒ唬┕朋w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jīng)》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依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樂府產(chǎn)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jīng)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后來又產(chǎn)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chǎn)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后,詞產(chǎn)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采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diào)》,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yán),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guī)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題目上標(biāo)明韻數(shù),如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lián)(或除了首尾兩聯(lián))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3].
絕句比律詩的字?jǐn)?shù)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聲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guī)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guī)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4]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fēng)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古風(fēng)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外,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別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xí)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甚麼理論根據(jù)的.
古詩中格律四聲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古詩中格律四聲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語文人氣:831 ℃時間:2020-05-18 20:07:15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按詩歌分類,整理詩歌.
- 詩歌分類及其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
- 詩的分類
- 不同標(biāo)準(zhǔn)的詩歌分類
- 詩歌的分類
- 草字頭+佳 是什么字
- empty what is full,fill what is empty! 永遠(yuǎn)不讓自己空虛,永遠(yuǎn)不讓自己自滿 給點點評
- 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1492r/F27,1492和27分別是什么意思?編號么?
- 用短除法分解素因素:42 81 40
- 在長1.6米,寬1.2米的長方形三合板上,裁出半徑是20厘米的圓,最多可裁多少個?
- 線性代數(shù) 設(shè)A,B,C均為n階矩陣,I為n階單位矩陣,且ABC=I,則下列矩陣乘積一定等于I的是哪個?
- 試以下面的方程為例,敘述用分離變量法求解方程的步驟.
猜你喜歡
- 1每天堅持朗讀對學(xué)外語有什么好處?
- 2You are yuji?急.
- 3思密達(dá)到底是什么意思
- 4計算(a的立方-b的立方)+ab(a-3b)-2(b的立方-a的平方b)
- 5求寫英語書面表達(dá)
- 6油酸的作用是什么
- 7請幫忙翻譯:Payment and and Charging
- 8近紅外區(qū)的吸收光譜代表什么含義?
- 9大正方形邊長為15cm,小正方形邊長為10cm.求陰影甲的面積比陰影乙的面積大多少平
- 10有甲乙丙三種文具,若購甲2件,乙1件、丙3件共需23元,若夠甲1件、乙4件、丙5件共需36元,問夠甲一件,乙2件,丙3件共需多少元
- 11Jack has a dog and so have I.____dog and____had a fight
- 12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