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中,AB=13,AC=15,高AD=12,則BC的長為( ?。?A.14 B.14或4 C.8 D.4或8
在△ABC中,AB=13,AC=15,高AD=12,則BC的長為( )
A. 14
B. 14或4
C. 8
D. 4或8
優(yōu)質(zhì)解答
![](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80cb39dbb6fd52666cfd14a3a818972bd50736b6.jpg)
此圖中有兩個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CD
2=15
2-12
2=81,
∴CD=9,
同理得BD
2=13
2-12
2=25
∴BD=5
∴BC=14,
![](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79f0f736afc37931d3beae9ee8c4b74542a911b6.jpg)
此圖還有另一種畫法.即
當是此種情況時,BC=9-5=4
故選B.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勾股定理在三角形ABC中,AB等于13,BC等于14,AC等于15,求BC邊上的高AD.
- 已知,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B>AC,AD是BC邊上的高,求證 AB方-AC方=BC(BD-DC)
- 在△ABC中,點D是直線BC上的一點,已知AB=15,AD=12,AC=13,BD=9.求BC的長.
- 在三角形ABC中,AB=5,AC=12,BC上的中線AD=6.5.求BC
- 三角形ABC AB=12 AC=5 BC=13 BC邊上的高AD為多長
- 比值是七分之一的比有幾個?是怎么解的?最好有算式!急
- 只要是“to+動詞原形”就是動詞不定式嗎?
- 如夢令 李清照 思想、主題、意境
- 馬說一文里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烈譴責的語句是什么?
- 一塊紅綢,長2.4米,寬70厘米.要做直角邊分別為8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小旗,可以做幾面?
- 已知∠AOB與∠BOC互為補角,OD是∠AOB的平分線,OE在∠BOC內(nèi),∠BOE=1/2∠EOC,∠DOE=72°,求∠EOC的度數(shù).
- 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這二個詞表現(xiàn)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