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點滿足法
解答主觀性閱讀題,首先要看清該題的分值.一般說來,超過2分的題,其答案往往有兩個以上的分值對應點,答案起碼有兩個詞語或詞組或句子.高考閱卷評分都是按概括的要點來評分的,要力爭涵蓋全部要點而沒有遺漏.
二.沙里淘金法
出題人是“依文設題”,答題也要“依文解題”.解題時就應在指定的段落中篩選信息,進行“沙里淘金”,即排除多余的無用的信息,“淘”出有用信息的語句.只要無明文規(guī)定,答題時要盡可能利用或摘錄原文中的詞語和句子作答.
三.組裝焊接法
有的綜合題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幾段文字中,很難找出現(xiàn)成的原話,這就需要根據(jù)題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根據(jù)需要對原話或原文中的某些詞語加以改造、組合、壓縮、變換,重新進行“組裝焊接”,最后作恰當規(guī)范的表述就可以了.
如何提取文中信息?一般說,簡答題不會有現(xiàn)成的原句可以作為答案的,答題的信息分散在作品的有關段落,所以就要我們對信息進行“整合”. “整合”是現(xiàn)代社會一種相當常見的信息加工、處理方式,是對信息進行提取、整理、概括和重組的過程.下面有幾種方法作參考:
1.定位提取
答題所需的有效信息分散和鑲嵌在段落或文句之中,只能先作信息定位,即把題干設置的問題定位在文章的某些段落,然后再作信息提取.
2.剝離整理
即對提取的信息進行必要的剝離整理,把信息轉(zhuǎn)化為合適的答案.剝離就是剝落和分離,其實就是一種信息的再度“提取”,目的在于將有用信息跟黏附著的非信息詞語分離;而整理則是對已經(jīng)脫落了“黏附”成分的有用信息作初步的調(diào)整和理順,主要表現(xiàn)為信息的數(shù)量確定、主次移位和順序排列等.
3.重組優(yōu)化
即按照命題的意圖和語言的特點對信息重新配置,通過概括、添加、轉(zhuǎn)化和潤色等,使之明確、通暢、簡潔和規(guī)范.
四.隨俗順時法
“隨俗”,指答案中的用語要盡量采用語文專業(yè)的術語和習慣說法;“順時”,指答案中的說法要符合文章的寫作時代或時下的流行說法.
結(jié)構方面的作用:承上啟下、過渡自然、首尾呼應、結(jié)構嚴謹……
內(nèi)容、主旨方面的作用:強化、深化、升華、畫龍點睛……
情節(jié)方面的作用:懸念、鋪墊、反差……
修辭方面的作用:反襯、對比、夸張、生動形象……
寫作手法方面的作用:欲揚先抑、欲擒故縱、象征、虛實結(jié)合、寓褒于貶……
五.順藤摸瓜法
這種解答方法需要整體閱讀,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條件,將思路放開,做到瞻前顧后,認真尋求照應,以便迅速而準確地解答題目.
六.借石攻玉法
指解答簡答題時要充分利用本題題干信息,充分利用他題答案信息(有些先出現(xiàn)的小問題還可以為解答后邊出現(xiàn)的大問題提供答案基礎或思考線索,甚至有時小問題本身就是后邊大問題所求答案的一部分).
七.字數(shù)達標法
答案用語要規(guī)范化,要盡量用完全句,要避免語??;同時,只要字數(shù)允許,在語意要準、文字要精的前提下,就要盡量多答點,即能用詞組作答的不用詞,能用句子作答的不用詞組.因為既然不超字數(shù),文字答得多點,要點往往能接近完備,否則,可能會丟東忘西,遺落要點,造成失分.
Ⅱ、現(xiàn)代文閱讀題的題型及訓練策略
一.主要有四種題型
1.摘取型
根據(jù)題干要求,從文中篩選信息要點就能解答,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從文中摘取重要詞語進行組合.
2.闡釋型
這類題常常是對文中抽象含蓄的關鍵句或重點句加以闡發(fā),使之易于理解.解答這類題的關鍵是要弄清上下文的關系,瞻前顧后.“泡開”原句所含意義.
3.分析型
這類題型常常是對閱讀材料中的事與理、是與非作分析講解,其關鍵在于讀懂全文,把握文章的主旨,理清事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據(jù)因論果,或據(jù)果論因.
4.概括型
即根據(jù)要求對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加以抽象歸納,提煉出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或本質(zhì)特點.概括型綜合性強,必須綜合運用摘取法、闡釋法、分析歸納法,才能準確地概括.
二.訓練策略
1.整體感知
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閱讀的整體性,即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宏觀把握.(1)話題背景.明確文章的話題范圍和相關的背景語境.(2)框架思路.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體現(xiàn)作者的文脈思路.(3)主旨情調(diào).把握文章的主旨觀點、情感基調(diào)是理解文章的核心、重點.(4)體式特點.要把握文章的不同體裁及語言特點.
第二,解題的整體性.(1)著眼于整個篇章,不放過任何一個部件.(2)把有關詞句放到具體語境中去辨析.(3)把握綜合性大題與零碎小題之間的聯(lián)系.
2.抓取信息
包括三個方面:
(1)依據(jù)試題要求,迅速準確地劃定答題的有效閱讀范圍及篩選相關信息的區(qū)間;
(2)迅速準確地根據(jù)題干的要求把準答題的切入點,把握讀解的角度;
(3)迅速準確地分清閱讀材料中相關部分的組合關系及其邏輯層次.
3.規(guī)范語言表述
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表述形式的規(guī)范性,即要符合題干的要求.如答題方式是填空還是簡答,是用原文中的詞句還是用自己的話,要求限定用多少字,以及句子必須通順、沒有錯別字等等.二是內(nèi)容表述的規(guī)范性.(1)要全面,不能漏掉重點要點;(2)要簡潔,不能潦草;(3)要具體,切忌空洞籠統(tǒng);(4)條理要清晰,是從一個方面表述還是從幾個方面表述,各方面之間應構成并列、因果、遞進等關系,還是一正一反,前后對照,讀后要給人一目了然的印象.
Ⅲ、現(xiàn)代文閱讀各種題型的解答方法
一.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要求對詞語的內(nèi)涵作出解說)
1.瀏覽全篇,把握主旨.
為了把握文章的主旨,首先要著眼于文章的整體,宏觀上把握全局,理清文章的層次,領會文章的要義.其次是注意作者、寫作時間以及相關的注釋等,對于題目、題干,也要予以重視,要利用題目、題干來弄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揣測命題者的目的.
2.借助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
3.解釋詞語的基本原則是“詞不離句”.
我們必須憑借詞語所在的語言環(huán)境,給它一個準確的解釋,依據(jù)詞語的前后搭配,分析句子結(jié)構,解釋詞義.
4.利用上下文辨析詞語的指代意義.
一般說來,在這類詞語的上下文里,一般會有闡釋這些詞語的句子,找到這些闡釋性語句,答案也就出來.
5.結(jié)合文體特點來理解詞語.
不同的文體,在使用詞語時,有各自不同的要求.比如,寫散文常常要求形象生動,感情真摯,事實具體感人,細節(jié)描寫逼真,因此,解釋散文中的某個詞語的含義,就得顧及散文的文體特點.其他也一樣.
6.結(jié)合修辭手法來理解詞語.
比喻:把陌生的東西變?yōu)槭煜さ臇|西,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對比:把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排比:增強文章氣勢.
夸張:深刻、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增強語言的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7.借助一定的解釋詞語的技巧.
(1)同義互解.同樣的意思,同一篇文章中常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語句形式反復表達,即形成“同義互解”.
(2)連義互解.語義上下連貫,相承相遞,也可以構成“互解”關系.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謂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層次意思:(1)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2)句內(nèi)意義,即句子的語境意義(臨時意義).(3)句外意義(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產(chǎn)生的意義.
所選的句子,一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殊意義的、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難的句子.
(1)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依據(jù)文章中心、段落中心來解釋重要句子,即“句不離段”. 答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意文旨的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nèi)涵.
2. 根據(jù)句式特點來解釋句子.比如,單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常是語意重點之所在;復句中,強調(diào)的重點往往落在其中的一個分句上.
3. 根據(jù)句子位置來分析句子的含義.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總起全文,理解它就必須從它所領起的那些內(nèi)容去看、去找;尾括句往往作總結(jié),理解它就必須從它的上文去找;過度句往往總結(jié)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內(nèi)容,理解它就必須從它的上下文中去找.不管哪一種,關鍵是要找準它的“管轄范圍”,從句子的管轄區(qū)去搜取相關內(nèi)容,或概括,或摘錄,或整合.
4. 抓住相鄰句,把握句子的語言背景材料,重點看與這個句子相鄰的上下句,因為其中往往隱含著解題的信息.
5. 根據(jù)修飾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飾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內(nèi)涵和外延的窗口,從中能挖掘出句子的深層含義.
6. 根據(jù)修辭特點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辭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寫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7. 從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如記敘文的議論往往起到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的目的意義及文章主旨的作用;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作為例證出現(xiàn)證明論點;說明文中的描寫,有著點燃作品使之生動的作用.
(2)解釋句子的方法如下:
1.摘錄法:顧名思義,就是選摘原文原句來作答.
2.濃縮法:在原文中找到相應的語句,按照題目規(guī)定的字數(shù),將其“濃縮”為合乎規(guī)范的句子作為答案.
3.改寫法:依據(jù)題目,將原文中的某個或幾個句子,作點改動,使其合乎答題的要求.
4.拼接法:將分散在文章各處的某個句子,有機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滿足答案的要求.
5.仿寫法:依照文章中的某個句子的形式,再造一個形式上與其相似而內(nèi)容上又合乎提問要求的句子,使之成為答案.
6.活譯法: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簡答題,可以采取翻譯(活譯)的方法來詮釋它,說出這個比喻的本體,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7.分析法:對于分析句子層次、分析某個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層次、分析某種寫法的意義的試題,這種方法最管用.回答時,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擬答案.
8.綜合法:也就是綜合運用以上所述方法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
三.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篩選信息”是獲取信息的第一步.從應考的角度來說,就是根據(jù)試題的要求,淘汰非相關的信息,挑選合乎要求的有關信息.“整合信息”是獲取信息的第二步,從應考的角度看,就是根據(jù)試題的要求,經(jīng)過“篩選”之后,去粗存精,披沙揀金,綜合、歸納、概括相關信息,使之符合檢測的目的要求.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應該把握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只要抓住了主要內(nèi)容,篩選和整合信息才會心中有數(shù).
2.依據(jù)題目要求,從考題要求出發(fā),明確篩選信息的標準.試題簡單的,可直接摘錄文中重要詞語作答;試題涉及范圍大、干擾信息多時,就應該采用對比、求同的方法,分清信息的主次,根據(jù)考題的要求,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煉出來.
3.掌握解答這類試題的常用技巧.
(1)根據(jù)語言標志獲取相關信息.如標題、序詞、注釋、表總提或?qū)φ盏脑~語.
(2)根據(jù)反復、照應確認重要信息.反復、照應一般是為了強調(diào)某個內(nèi)容.
(3)采用抽出關鍵詞句的方法獲取信息.找到關鍵性詞語或句子,就得到了相關信息.
(4)根據(jù)命題要求或者題目暗示來篩選或獲取信息.
(5)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質(zhì)特征的詞語來獲取信息.
四.分析文章結(jié)構,把握文章思路
要想把握住文章的總體思路,就應該從分析文章結(jié)構入手,從歸納各段段意入手.給文章劃分層次,理清段與段以及一段之內(nèi)句群或句子之間的層次關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脈絡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態(tài)度的手段.具體操作如下:
1.從整體上把握全文,這是解答閱讀題必經(jīng)的第一步.
在做題時,應該在整體把握住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逐段逐層弄清文章段意、層次,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不同文體的結(jié)構特點.
記敘文的結(jié)構:看時間的變化,看空間的變化,看感情的變化,看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看文章內(nèi)容的變化,看事物發(fā)展階段的進展……
議論文:內(nèi)容有三部分(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jié)論—解決問題),結(jié)構體式有四種(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總分式).
說明文:抓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理(邏輯)順序等特點.
3.注意語言的標志.
比如,結(jié)構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之類序數(shù);層次有“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此外”“同時”等.另外還可以看標點.標點符號的作用之一就是區(qū)分層次,特別是分號、句號(區(qū)分層次的明顯標志).
4.注意找出中心句.一篇文章,找到中心句,就意味著大致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一個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著大致可以弄清這個段落的層次結(jié)構.文章中還有一些過度、總結(jié)句和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們解答問題、分析段內(nèi)層次之間相并、相承、相屬關系時的重要依據(jù),要充分利用.
五.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要求考生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語句、語段乃至整篇文章的中心要點.它常常從以下三個方面出題:(1)能否對具體的內(nèi)容(比如某一段落)加以概括;(2)能否對整篇材料中心加以歸納;(3)能否對文中含蓄的內(nèi)容(比如某些人、某些事的特點)加以解說.
概括“內(nèi)容要點”的要求:
1.內(nèi)容要點要齊全.指不能遺漏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必須按要求把文段的要點一一找出來,尤其是題目規(guī)定的要點數(shù)目,缺一不可,這是內(nèi)容概括的基本要求.
2.表述角度要吻合.指答案要與題目的具體要求一致,不能答非所問.
3.作答語言要精確.要點概括題的作答語言要求精練,字數(shù)符合規(guī)定,形式合乎題目要求.
(一)解題步驟
1.帶著題目,通讀全文,把握大意.
帶著題目閱讀有利于我們更快更好地篩選出相關信息.閱讀時,要重視標題、起始段、結(jié)尾段及各段落的首尾句的相關內(nèi)容,理清全文的脈絡.閱讀時既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要力圖獲取字里行間的隱含信息;既要注意文中隱含情感的文字、傳遞知識的語段、闡釋觀點的段落,還要特別注意超出常規(guī)的新思維.
2.對照考題,找到答題區(qū)間,篩選出相關的語言材料,選好答題的角度,組織好答題的語言.
這類題目的語言表達,可采取諸如“摘錄法”“濃縮法”“拼接法”“改寫法”“活譯法”“仿寫法”“分析法”“綜合法”等.
3.快速瀏覽全文,擬出答案.
(1)注意理清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抓準核心句子——起始句、重點句、歸納句,這些句子常常是提煉文段(或全文)內(nèi)容要點(或中心意思)的依據(jù).概括中心要點時,要注意保持概念的一致.對于文中比較長的句子的緊縮,要注意把握住其要點.
(2)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現(xiàn)的詞語、意義相近的詞語,這些詞語是內(nèi)容要點、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現(xiàn),不可忽視.
(3)概括時,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層次要恰當,內(nèi)容要涵蓋得全面正確,概念要限制準確,表達要精練確切.
(4)注意弄清作品的社會背景,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知人論世.
(5)充分利用題干所提供的信息.題干常能顯示命題意圖,顯示答題的方向,顯示答題的區(qū)間,顯示答題的方法.
(6)借助歸納概括內(nèi)容要點、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標題法(從標題理解中心來作答)、開篇法(抓住首段中心句作答)、結(jié)尾法(用畫龍點睛的語句的意思作答)、摘錄關鍵句法(利用文中議論、抒情的關鍵文字作答)、自擬法(根據(jù)理解,抓住寫作目的作答)
(二)概括“內(nèi)容要點”的方法
1.抓住關鍵詞句,找準答案起止.解題時應抓住與答案有關的關鍵語句,確定題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體所在.在多數(shù)情況下,文中都有一些詞句與題目相呼應,這就給我們找準答案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分析句子關系,理出答案要點.在找到答案的大致位置之后,對相關內(nèi)容的句子關系進行分析,按要求從中提取答案的要點.把似是而非的答案排除出去,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
3.研讀意義組合,概括文段大意.就是要研究段落內(nèi)部的意義組成,對文段的信息進行抽象,不遺漏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
4.根據(jù)題目要求,精確組織答案.解題時,不但要正確理解作者的原意,更要準確領會命題的意圖.每一道題目,都有其特定的作答要求,諸如語言、字數(shù)、角度、方式等方面.作答前,我們就應該弄清題目的具體要求,以免無謂的丟分.另外,要高度重視語言的運用,一般說來,應盡可能地使用原文的語句,摘錄有概括性的關鍵詞語.若要用自己的話,也要緊扣原文意思,使用一些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如成語).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考題有兩種類型:一是整體分析概括,即對全部材料所反映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進行分析和概括;二是局部分析概括,既對一人一事、一字一物所反映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進行分析概括.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一定要統(tǒng)觀全文,立足整體,把握全文的主旨.應該明確,閱讀現(xiàn)代文,一般應該把握三點:理解語義、篩選信息、綜合分析,這是閱讀解題時的思路脈絡.
其次,要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一般說來,選文的標題、文中的有關語句、文末所注的時間、試題中的題干等等往往隱含有這方面的信息.
第三,要重視重要句子的分析.比如記敘類文章里,有議論、抒情的句子,議論文及抒情散文中的中心句、過度句,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總結(jié)性的語句,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等,常常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著作者的觀點.
第四,注意把握好角度.(1)注意文體角度.文學作品的語句多有含蓄性、多義性、情感化的特點.(2)注意話題角度.圍繞話題來回答問題,答案正確就比較有把握了.(3)注意命題的角度.命題者的思路是:①盡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基本材料;②盡量照顧考生閱讀和思考的先后順序;③努力體現(xiàn)由語義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④努力組成內(nèi)容由淺到深的系列;⑤力求題型穩(wěn)定、整齊,既由填空到篩選簡答.
第五,要組織好表達語言.
七.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進行推斷與想像(略 )
八.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1.先讀題目,明確要求.
審清題干考查的要求,帶著問題仔細地讀文章,這樣有助于很快地找到答案.
2.把握全文,順序作答.
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把握全文,注意關鍵性的詞句,把握住文章的中心,了解段意和層次,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傾向.然后一題一題地解答.
3.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整體觀念.
(2)充分利用原文的關鍵詞句.
(3)以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為前提,去鑒賞表達技巧;并依據(jù)表達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和思想內(nèi)容.以聯(lián)想與想像去體味補充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對語言的感悟去體味作品的語言精妙.
(4)抓住文體特點,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體知識,巧妙答題.
(5)注意突破思維定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隨意拔高,也不隨意貶損.
4.答題完畢,認真檢查.
九.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作品進行客觀的恰當?shù)脑u價.不能無原則地拔高,也不能有意地貶低.評價要緊扣作品內(nèi)容,有理有據(jù),具體、充分、有深度.需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1)通文意.通讀全文,弄懂文意,把握作品的主題思想,了解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關注重點詞句,注意重點文段,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聯(lián)系上下文解答試題.
(2)審題意.看清題干考查內(nèi)容的提示,答題的要求,留意相關的提示語.
(3)扣詞句.重點詞句、重點句子、語段是表達作者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的關鍵,要抓住不放.還要找到對應的語段,扣準關鍵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認真辨析作答.
(4)據(jù)事理.要善于參照事之常理,去分析、理解、評價作品.
(5)依常理.用真情實感去體味,以“人之常情”來判別.
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一些常見的問題應該帶些什么樣的套話
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一些常見的問題應該帶些什么樣的套話
具體 具體 具體
具體 具體 具體
語文人氣:420 ℃時間:2019-12-04 07:24:35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小學英語題…灰色減黑色為什么等于白色求大神幫助
- 2關于電路中的電容器
- 3有21朵蘭花,蘭花比紅花少30%,紅花有多少朵?要算式
- 4My father goes to work by car改為特殊疑問句
- 5怎樣計算電子轉(zhuǎn)移的摩爾數(shù)
- 6急求:49克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是多少?1.5摩爾硫化氫的質(zhì)量是多少,其中含多少摩爾氫?
- 7化簡xy/[(100-x)*8]=3/20
- 8填空題:折線統(tǒng)計圖不僅可以反映數(shù)量的______________,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數(shù)量的__________________.
- 9eight中是字母組合ei發(fā)[ei]還是eigh發(fā)[ei]音?
- 10雷鋒精神是否過時 辯論賽
- 11( )映照
- 12南亞黃麻產(chǎn)區(qū)的地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