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魯哀公親誄孔子.誄文說:“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左傳·哀公十六年》)古人認(rèn)為“尼父”是給孔子的謚號.其實這只是對孔子的敬稱,并非謚號.父,同“甫”,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古人認(rèn)為“褒成”是國名,“宣尼”是謚號,“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稱孔子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號,“尼父”是敬稱.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靜帝宇文衍追封孔子為“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楊堅稱孔子為“先師尼父”;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為“先圣”.“先師”、“先圣”都是尊稱.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稱孔子為“宣父”,“宣”為謚號,“父”是美稱.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贈孔子為“太師”,“太師”為官位.
武周天綬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隆道”是封號,“公”是爵位.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文宣”為謚號,“王”是爵位.這兒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趙恒加稱孔子為“玄圣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稱“圣文宣王”.“玄圣”是指有治天之德而不居其位的人,《后漢書》首先以此稱孔子;“至圣”是指道德最高尚的人,司馬遷首先以此稱孔子,《史記·孔子世家·贊》說:“……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秋,新即位的元武宗海山加稱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樂的用語.古樂一變?yōu)橐怀?九變而樂終,至九成完畢,稱為大成,后來引申稱集中前人的主張、學(xué)說等形成的完整的體系.孟子始用大成贊頌孔子,他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孟子·萬章下》“玄圣”、“至圣”、“大成”都是對孔子的贊辭.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為“至圣先師”,取消謚號、封號.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臨加尊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改稱“至圣先師”.
自此以后,直至清末,孔子的封謚號未再更動.到了民國年間,一切封謚號皆廢置不用了.“謚號”是根據(jù)死者的生前事跡參照《謚法》追加的,它只適用于帝王、顯宦和卓行德懿的人.追加給孔子的謚號,據(jù)《謚法》說,“揚善賦簡曰圣”、“敬賓厚禮曰圣”;“經(jīng)天緯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xué)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圣善周聞曰宣”,都是《謚法》中最高的贊譽之詞.
猜你喜歡
- 1I have been playing the piano since I _(be) 6 years old.
- 2比如現(xiàn)在讓你寫出 鎂(Mg)得到或者失去電子后的所成離子的符號,那我右上角
- 3太陽能如何轉(zhuǎn)換為煤中的能量?
- 4由參數(shù)方程確定的函數(shù)的求導(dǎo)公式
- 5在一道減法算式中,差比減數(shù)大40,減數(shù)是差的1/9,求被減數(shù)是多少.
- 6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組!
- 7兩列火車,一列長110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長130米,每秒行12米.(1)兩車相向而行,從車
- 8believe me和trust me 用法和區(qū)別是什么
- 9暚這個字現(xiàn)在在字典里還有嗎?
- 10I'll take a picture for lingling 改為現(xiàn)在進(jìn)行時 怎么改?
- 11用a,s,a,u,e,g,s拼單詞
- 12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zhì)量相同的物質(zhì)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6所示,據(jù)此判斷物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