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濕潤得松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點評〗 這首詩前兩行為寫景,一行寫小雨,一行寫草色.作者經(jīng)過細致觀察,比較,非常生動地寫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點,后兩行抒情,作者認為早春景色大大超過晚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講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含苞待放
“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近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zhuǎn)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猜你喜歡
- 1Newton proved that it is ______ the moon is pulled out of a straight path and kept in orbit.
- 2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 ------?
- 3甲.乙兩地相距81千米,小林和小明同時從兩地騎車相向而行,小林每小時行10千米,3小時后兩人相遇.`1`1`1
- 4《床頭上的標簽》中李比希為什么懊悔莫及?
- 5英語翻譯
- 6七年級課課大考卷數(shù)學答案
- 7你根本不健康,所以你必須改變你的飲食的英文是什么?
- 8英語翻譯
- 9已知數(shù)列{an}中,an=4^n-14*2^n-20,n∈N*
- 10A、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粘在胡須上.(駱駝)
- 11有關(guān)“美就在你身邊”的名言
- 12如果1998某人的年齡等于他出生的公元年數(shù)的數(shù)字之和,那么1980年他的年齡是?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