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最后一句“我想做一只鳥,在山中”,如果改為“我想做一只山中的鳥”,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文章主題談談你的理解.
2、文中說:“誰?面對著山雀子這么奢侈的自由、這么天真的喜樂能不悵然呢?”這里作者為什么會“悵然”?
3、作者在回憶江南時,情不自禁地寫道,“石頭城的苔痕,更加暗綠了哪!長檐飛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加蒼涼了哪!”這組語句使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請從下列鑒賞角度任選一個,結合原文分析寫一段鑒賞文字.要求:① 所選角度至少舉出兩例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
1 、6 分 改后的句子平淡(1 分)原句強調“在山中”( 2 分),感清強烈傾向突出1 分),追求山中的清楚純,自由,美麗,更能表達作者對自由、至美的贊揚與向往(2 分)
2 、6 分 觸景生情(2 分),由山雀的自由和天真的喜樂(2 分)聯(lián)想到(對比)自己被桎梏套牢(或美好的時光流失太快)而限然.( 2 分)
3 、6 分 采用以虛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對江南的關注(2 分);運用排比句式表現(xiàn)了思念的強烈和激越(2 分);表現(xiàn)了作者又憶南的懷念和淡淡的惆悵心緒(2 分).
4 、4 分 按要求正確找出句子2 分,賞析2 分.
( l)妙用比喻示例:文章把鳥的鳴叫比做“五個不同的音符串成的一支歌”,使人感到鳥叫的悅耳、優(yōu)美;把山雀的鳴聲比做“音樂雨”,既讓人感受到鳥叫的悅耳、動聽,又讓人想像到山雀之多,鳴叫聲充盈彌漫四周.
( 2)善用擬人示例:山雀“撒野”,“興奮地吵鬧”,顯現(xiàn)了山雀的頑皮,凸現(xiàn)了它們的精靈;“山林睡了,鳥兒們靜默了”,形象地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祥和、自由和優(yōu)美,幻化出一幅靜謐的圖畫.
猜你喜歡
- 1正6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誰知道說一下,
- 2入射角和反射角不相等的原因?在什么情況下,入射角不等于發(fā)射角?
- 3鋁鐵在濃硝酸中鈍化表面所形成的氧化物薄膜主要是由什么物質構成的,其結構是怎樣的?
- 4蘇軾評價
- 5英語翻譯
- 6兩小無猜,具體怎么解釋
- 7誰給我一份原子團化合價表
- 8英語中什么叫“懸垂修飾語”?
- 9(1)在一幅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圖上,量得天津到北京的距離是4.8厘米.天津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 10初一3個班為小學捐書,
- 11x²+1<ax+a分之x a不等于 解不等式
- 12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大約是0.65公頃,相當于我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的5倍.我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列方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