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的文言文
晏殊的文言文
晏元獻公為童子時,張文節(jié)薦之于朝廷,召至闕下.適值御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為館職,時天下無事,許臣幕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各為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為游息之地.公是時貧甚,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講習.一日,選東宮官,忽自中批除晏殊,執(zhí)政莫喻所因.次日進復.上諭之曰:“近聞館閣臣寮,無不嬉游燕賞,彌日繼夕,唯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公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則曰:“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適值(2)執(zhí)政莫諭所因(3)上益嘉其誠實(4)卒至大用
2.下列句中的“于”與“薦之于朝廷”中的“于”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行者休于樹B.余將告于事者C.苛政猛于虎也D.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翻譯下列句子
(1)惟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厚重,正可為東宮官.
(2)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
4.選文中的晏殊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段分析.
晏元獻公為童子時,張文節(jié)薦之于朝廷,召至闕下.適值御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為館職,時天下無事,許臣幕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各為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為游息之地.公是時貧甚,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講習.一日,選東宮官,忽自中批除晏殊,執(zhí)政莫喻所因.次日進復.上諭之曰:“近聞館閣臣寮,無不嬉游燕賞,彌日繼夕,唯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公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則曰:“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適值(2)執(zhí)政莫諭所因(3)上益嘉其誠實(4)卒至大用
2.下列句中的“于”與“薦之于朝廷”中的“于”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行者休于樹B.余將告于事者C.苛政猛于虎也D.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翻譯下列句子
(1)惟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厚重,正可為東宮官.
(2)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
4.選文中的晏殊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段分析.
語文人氣:597 ℃時間:2020-06-08 15:11:09
優(yōu)質解答
1(1)正當,適逢(2)當權者都不明白其原因 (3)最終受到重用2答案:B 可以理解為:于朝廷薦之,余將于事者告“于”都用做介詞 ,“向”的意思A在樹邊休息,“在”的意思 C,是“比”的意思D,“...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晏殊早慧文言文翻譯
- 文言文晏殊誠實問題和答案
- 浣溪沙 晏殊 的文言文點擊閱讀答案,急
- 我們有課前古詩文欣賞,我要介紹晏殊的清平樂,哪位朋友幫幫我. 他的寫作背景,語言藝術特點,中心思想等
- 詩文 晏殊的《寓意》的詳細解析?急用.
- 軍蟻是不是最厲害的螞蟻
- It's quite n_____ for a person to refuse the offer of help from strangers.
- 在金屬中最善于傳熱的是---?
- 1、2、5、13、34、()括號里是多少找規(guī)律,🈶什么規(guī)律
- 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從高處到低處,這一現(xiàn)象中 ,受力物體是什么?施力物體是什么?
- 追加100分,數(shù)學
- 亞硝酸鈉溶于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猜你喜歡
- 1Is this chair made ( ) wood?
- 2雞兔同籠,兔的只數(shù)是雞的3倍,共有腳28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 3提示的近義詞是什么
- 4為什么“泰山”是“TaiShan Mountain”而黃山卻是“Huang Mountain”呢?
- 5"愛蓮說“是誰寫的?
- 6有一根長方體木料體積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積是20平方分米,這根木料的長應是_米.
- 7如圖,小亮從A點出發(fā)前進10m,向右轉15°,再前進10m,又向右轉15°,這樣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發(fā)點A時,一共走了米數(shù)是( ?。?A.120 B.150 C.240 D.360
- 8電功率的公式:P=W/t=IUt/t=IU讀作?
- 9“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告誡人們什么道理?
- 10已知某件事每隔兩分鐘可能會發(fā)生一次,發(fā)生概率為15%,
- 11(2009?承德縣模擬)(甲、乙均不為0)甲數(shù)的14等于乙數(shù)的16,甲數(shù)的15和乙數(shù)的17比較,( ) A.甲數(shù)的15大 B.乙數(shù)的17大 C.可能是甲數(shù)的15大,也可能是乙數(shù)的17大 D.一樣大
- 12一道關于人數(shù)的數(shù)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