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 飲湖上初睛后雨
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字詞解釋】
湖:指杭州西湖.
飲湖上:在西湖上飲酒.
初睛:起初開始放晴.
后雨:后來天又下雨.
瀲滟:水波蕩漾粼粼閃動的樣子.
睛:通假字.“睛”通“晴”,晴天.
方:剛剛,正好.
空蒙:形容空中霧氣迷茫的樣子.
亦:也(剛剛,正好).與詩中“方”同義.
欲:想.
西子:越國美女西施,
淡妝濃抹:化妝,淡描娥眉,濃施粉黛.
總:都.
相宜:合適,適宜.
奇:美妙,與詩中“好”同義.
【全句解釋】
在西湖上飲酒欣賞開始晴天和后來下雨景色
波光蕩漾閃爍晴天剛好雅致,
山霧朦朧漂渺雨中也很美妙,
我想把西湖比作是美女西施,
淡描濃施都是那么美麗宜人.
【全詩理解】
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工夫天下起雨來.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
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漂漂渺渺,又顯出別的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怎么打扮,總能自然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這首詩大意描寫了西湖的景色,贊美了西湖的山水不論天晴還是下雨都很美麗宜人.
【賞析提要】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晴天的西湖,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水波蕩漾,波光閃爍,正展示著那無限美麗的風貌.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西湖,在雨幕籠罩下,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晃若仙境,顯出一番奇情妙景.“晴方好”“雨亦奇”,宜晴宜雨,可濃可淡,能動能靜,贊美了西湖的山水不論天晴還是下雨都很美麗宜人.詩人以自己獨具的慧眼,將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
后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是說,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描妝,瀲滟水光是她艷麗的粉飾,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自然地烘托出天生的麗質和迷人的神韻.這里,詩人用了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xiàn)優(yōu)美的風姿.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tài)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從此《飲湖上初睛后雨》與西湖總相提并論,成為西湖的嫁妝,加上蘇軾妙喻西子湖美名,使西湖錦上添花,名人名詩名湖廣為流傳,為西湖聞名于世增了光添了彩.
猜你喜歡
- 1Newton proved that it is ______ the moon is pulled out of a straight path and kept in orbit.
- 2i don,t think it will rain tomorrow,----- ------?
- 3甲.乙兩地相距81千米,小林和小明同時從兩地騎車相向而行,小林每小時行10千米,3小時后兩人相遇.`1`1`1
- 4《床頭上的標簽》中李比希為什么懊悔莫及?
- 5英語翻譯
- 6七年級課課大考卷數(shù)學答案
- 7你根本不健康,所以你必須改變你的飲食的英文是什么?
- 8英語翻譯
- 9已知數(shù)列{an}中,an=4^n-14*2^n-20,n∈N*
- 10A、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粘在胡須上.(駱駝)
- 11有關“美就在你身邊”的名言
- 12如果1998某人的年齡等于他出生的公元年數(shù)的數(shù)字之和,那么1980年他的年齡是?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