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經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華之處.中國的《論語》就如同西方的《圣經》一般,是對一個民族或一個區(qū)域文化的概括和統(tǒng)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xiàn).“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xiàn),而其積極表現(xiàn)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句話所揭曉的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xiàn).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當然,孔子所道出這么一句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若凡事都從這個原則出發(fā)的話,很多事情都會卡在中間,難以前進.倘若兩人舉槍對峙,生命危在旦夕,甲為正,乙為邪,這時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豈不慘哉!甲當然不會想被殺掉,難道就不殺不想被殺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一定環(huán)境下才適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xiàn)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系,還是政治關系方面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系原則的重要性.
孔子 在古代教我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在現(xiàn)代 這句話似乎不適用
孔子 在古代教我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在現(xiàn)代 這句話似乎不適用
我想知道你們是怎么想的
我想知道你們是怎么想的
語文人氣:903 ℃時間:2020-04-08 12:03:43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關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故事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你對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看法
- 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啟示
- can you point out the country___ the map of the world?
- 1·買三種水果30千克,共用去80元,其中蘋果每千克4元,橘子每千克3元,梨每千克2元,問三種水果各買多少
- 三棵樹上停著24只鳥,從第一棵飛4只到第二棵,再從第二棵飛5只到第三棵,則三棵樹的鳥都相等.
- 英語高中定語從句 Nobody knows the reason that Matt refused to go to the party
- 如圖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90度,AB=BC,三角形的頂點在相互平行的三條直線L1、L2、L3上,且L1、L2間距離為2,L2、L3間距離為3,側三角形ABC的面積為/
- 誰能教我一些關于比例尺的填空題,
- he has s____ some p____ to his friends .
猜你喜歡
- 1已知關于x,y的方程5x的3m+7次方-3y的2n-3次方等于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 2設A=1/2^10+1/(2^10+1)+1/(2^10+2)+...+1/(2^11+1),則A與1的大小關系為?
- 3尊嚴(節(jié)選)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瘦骨如柴的年輕人.當鎮(zhèn)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
- 4三峽三期圍堰爆破拆除成功后,三峽大壩全線擋水,一代偉人_在幾十年前曾經描繪的景觀"_"終于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 5How long win the meeting last ,
- 6x等于七x(xy為非零自然數(shù)),那么x,y的最大公因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
- 7為什么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為什么要強調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又是怎樣?到底是怎么回事?
- 8要使10分之x是真分數(shù),9分之x是假分數(shù),x應為( )?
- 9一筆錢,只買文具盒可買200個,只買圓珠筆600個,每人1個文具盒,2個圓珠筆,可買多少文具盒
- 10寫出一個滿足下列條件的函數(shù):(1)它的圖像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2)y隨x的增大而增大
- 11有哪些關于形容成績好的詞匯?
- 12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長4分米,寬3分米,魚缸內有水,水面離缸口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