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黎圣母院》有感
題字:河水永恒的嗚咽,清風無休止的嘆息,悲劇曾留的記錄,在不經(jīng)意中打開--愛斯美拉達、卡西莫多、克洛德•孚羅洛,他們,他們不正是雨果《巴黎圣母院》的主要人物嗎?
最近讀完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內(nèi)心總有一些莫以言狀的東西在涌動,久久不能平復(fù),我想也許寫下這篇讀后感,心里會稍稍舒坦一些!故事梗概如下: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巴黎圣母院》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正義和邪惡糾纏純潔和淫邪并存的鮮血淋漓的愛情畫卷.美麗迷人的吉卜賽跳舞女郎愛斯美拉達在巴黎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軒然大波.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若薩副主教堂•克德企圖利用邪惡的手段得到愛斯美臘達,而姑娘卻一心上了外表英俊灑脫、年輕的御前侍衛(wèi)隊長孚比斯.在孚比斯和愛斯美臘達的一次幽會中,堂•克洛德喬裝改扮秘密跟蹤而至,當副主教看到衛(wèi)隊長和姑娘擁抱在一起時,妒火中燒,竟掏出暗藏的匕首對準衛(wèi)隊長的胸膛猛地刺下,衛(wèi)隊長鮮血橫流倒了下去.真正的殺人元兇逍遙法外,而純潔善良、美麗的愛斯美臘達卻被教會法庭判為殺人罪犯要送上絞刑臺.副主教堂.克洛德的養(yǎng)子、外表丑陋不堪,內(nèi)心十分善良的巴黎圣母院敲鐘人卡席莫多從執(zhí)刑人員手中救出愛斯美拉達,躲入具有避難權(quán)的巴黎圣母院避難.在圣母院卡席莫多無微不至地照顧愛斯美臘達的飲食起居,而邪惡的堂•克洛德仍在打姑娘的主意,夜里行動姑娘寧死不從難以得手后,堂•克洛德勾結(jié)司法機關(guān)大寺破壞圣殿避難權(quán),最終把可 憐的吉卜賽女郎送上絞刑臺處以極刑.深愛著愛斯美拉達的卡席莫多在劇烈的悲痛和憤怒中把堂•克洛德從圣母院鐘樓上推下.堂•克洛 德大叫一聲“天譴我!”就像脫落了的瓦片一樣墜落兩百多尺落到石板地面上摔死,得到了應(yīng)有的下場.大約兩年以后,人們在鷹山地穴 埋葬絞死犯人的墓地中發(fā)現(xiàn)了以奇特姿態(tài)摟抱著的卡席莫多和愛斯美拉達的骷髏.
在十九世紀群星燦爛的法國文壇,維克多•雨果可以說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他是偉大的詩人,聲名卓著的劇作家、小說家,又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運動的旗手和領(lǐng)袖.這部偉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yīng)的浪漫派小說,它的文學(xué)價值和對社會深刻的意義,使它在經(jīng)歷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之后,還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從而來到我的手中.
在我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丑對比”.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現(xiàn)實生活,也被大大夸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gòu)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丑的對比.
《巴黎圣母院》是1831年的一本愛情小說,雖然書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482年,但書中男女主人翁的愛情觀,很可能依然寫的是十八世紀法國社會的愛情觀.就像金大俠寫武打小說的愛情故事一樣,故事雖然發(fā)生在古代,書中男女主人翁的愛情觀其實是當代的.書中男女主人翁的愛情觀是否依然存在于今天的法國社會?對此我缺乏足夠的了解,然而讀完全書,我卻發(fā)現(xiàn),書中描寫的男女主人翁的愛情觀依然存在于我們今天的社會,或許,這也正是這本小說在兩個世紀后的今天依然不失為一本文學(xué)經(jīng)典著作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書中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筑.
所以,我想就三個方面談一談我對《巴黎圣母院》的認識:
一,善與惡,美與丑
《巴黎圣母院》的情節(jié)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美拉達,殘忍虛偽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弗羅洛和外表丑陋、內(nèi)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
波希米亞少女愛斯美拉達是巴黎流浪人的寵兒,靠街頭賣藝為生.她天真純潔,富于同情心,樂于救助人.因為不忍心看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接受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見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會同情憐憫,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鐘人的唇邊.這樣一個心地高貴的女孩,竟被教會、法庭誣蔑為“女巫”、“殺人犯”,并被判處絞刑.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tǒng)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chǎn)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quán)的強烈憤恨.
至于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鐘人伽西莫多,這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過著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內(nèi)心卻渴求淫樂,對世俗的享受充滿妒羨.自私、陰險、不擇手段.而伽西莫多,這個駝背、獨眼、又聾又跛的畸形人,從小受到世人的歧視與欺凌.在愛斯梅拉達那里,他第一次體驗到人心的溫暖,這個外表粗俗野蠻的怪人,從此便將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寄托在愛斯梅拉達的身上,可以為她赴湯蹈火,可以為了她的幸福犧牲自己的一切.
另兩個特色人物,一個是徒有華麗外表、內(nèi)心卻無比陰險的弗比斯隊長,他以極其惡劣的手段玩弄了愛斯梅拉達;另一個人是落魄詩人格郎古沃,一個在夾縫中茍且偷生的家伙,為了生存可以拋棄愛情、拋棄尊嚴、拋棄責任,作者對這兩個人物的描寫同樣充滿了鄙夷和嘲諷.
在看完《巴黎圣母院》后,最多的就是對卡西莫多的同情,他的正直與單純卻深深地打動著我.他自小因為畸形而被拋棄,由副教主收養(yǎng),長大后也不曾離開教堂.他從沒有得到過別人的一點關(guān)愛,但是他的心靈卻和他的外表大相徑庭.他向往著美和愛情,然而,艾絲美拉達太優(yōu)秀了,對他來說,艾絲美拉達是一位女神,是高高在上的,也絕對不容一個污點.他開始自卑,痛苦,他的愛情給他帶來了痛苦.但是他們的愛超越了生與死,上帝終究給了他們一個愛的世界.最后的結(jié)局正是文章出彩的一筆,也是我最喜歡的.
前幾天去內(nèi)蒙古博物館,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只頭對頭倒下的恐龍骨骸.那段時間我們也恰好聽到了實習導(dǎo)游的講解,他們倒下的形態(tài)是十分奇妙的,好似是互相摟抱著.導(dǎo)游開玩笑說這是恐龍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而我卻以為這是巴黎圣母院的翻版.也許,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就是愛情的化身,代表著至死不渝的愛情.
整個小說展示了一幅15世紀的巴黎市井百態(tài)圖,其中描寫的“奇跡王朝”是一個非常大的廣場,居住著下層人民,他們中有法國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國人,他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這是一個奇幻的世界,是一個地獄的詩的境界.
二,巴黎愛情面面觀
1, 愛斯美拉達的愛情觀
愛斯美拉達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歲美女,由于從小被吉普塞人從家中偷走,在流浪藝中長大,所以不被當時等級森嚴的上流社會所認同和接受.當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時,被英俊瀟灑的皇家衛(wèi)隊隊長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見鐘情地陷入愛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虜.
愛斯美拉達像所有瓊瑤小說中的女主角一樣,只要遇到了自己所愛的人,便不顧一切地無怨無悔地愛上了對方.不管這種愛情是否有結(jié)果,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愛自己,甚至明明知道這種愛情不可能有結(jié)果,甚至明明知道對方并不真心愛自己,也依然一往情深地愛著對方,依然對這樣虛幻的愛情忠貞不渝.
愛斯美拉達不但有一個完美無缺的軀體,也有一顆高尚純潔善良的心靈.當詩人格蘭古瓦即將被乞丐王國絞死的關(guān)鍵時刻,她毫不猶豫地以愿意和他結(jié)婚的方式救下了詩人.詩人被她的美貌和高尚所震撼,立刻身不由己地愛上了她,并希望能成為她名副其實的丈夫.但是愛斯美拉達為了她心目中的愛情偶像,平靜地拒絕了他:“我只能愛一個能夠保護我的男子漢.”并告訴他,和他結(jié)婚只是為了救他的命,所以只能和他維持名義上的夫妻關(guān)系.
當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種種卑劣手段想強迫愛斯美拉達接受他的愛情時,愛斯美拉達寧死不從.當克洛德在監(jiān)獄里為了獲得愛斯美拉達的愛情,欺騙她說她所愛的弗比斯已經(jīng)被他殺死,讓她不要再抱任何幻想,并且許諾只要答應(yīng)他的愛情,就可以將她從死刑判決中解救出去.愛斯美拉達的回答是“如果他已經(jīng)死了,為什么你還勸我要活下去呢?”當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絞刑架前讓愛斯美拉達選擇時,盡管這時候愛斯美拉達已經(jīng)知道她所愛的人弗比斯還活著,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親生母親,她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對克洛德的求愛,她的回答是:“絞刑架讓我厭惡的程度還遠遠不如你呢.”
在小說中“丑”的化身的卡西莫多,是以愛斯美拉達的迫害者的身份,首次出現(xiàn)在愛斯美拉達的面前,他奉命在深夜去搶劫愛斯美拉達.當卡西莫多因為搶劫失敗,被皇家衛(wèi)隊逮捕,被綁在烈日下的恥辱柱上受鞭打示眾時,他渴求圍觀的人群給他一點水喝,卻無人理睬.眼見著他快要暈死過去的時候,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給他水喝的人,正是這位天使一樣的愛斯美拉達.
愛斯美拉達的以德報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為在他的內(nèi)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樣的強烈愛心和感情.后來他冒著生命危險將愛斯美拉達從死刑架上搶救了出來,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終是橫貫在他和愛斯美拉達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雨果先生在小說的結(jié)尾通過死亡的方式終于跨越了這條鴻溝,我想那可能確實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2,弗比斯的愛情觀
弗比斯是皇家衛(wèi)隊隊長,長得又一表人才,英俊瀟灑,整天周旋在上流社會之間,是富家小姐理想的白馬王子.聰明的弗比斯非常善于利用他的有效資源,他選擇了擁有豐富嫁妝的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同時又去追逐愛斯美拉達的美色.從他的身上,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了當今社會的那些聰明的男人的身影,他們長袖善舞,“家里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
弗比斯的可惡之處在于他只愛戀愛斯美拉達的美色,卻絲毫也不愛惜愛斯美拉達的生命.愛斯美拉達是以謀殺弗比斯的罪名被判處死刑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療中從醫(yī)院逃出來后,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暴露,竟然不去指證真正的兇手,以解救愛斯美拉達的生命.生活中這樣的偽君子并不在少數(shù),雖然他們平時很善于談情說愛,海誓山盟,甜言蜜語,天花亂墜,但一到關(guān)鍵時刻,愛情對他們來說便立刻變得一分不值,因為在這些人的心里,從來就沒有懂得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3, 克洛德的愛情觀
如果說弗比斯是我們在生活中應(yīng)該警惕的愛情偽君子,那么克洛德則是我們生活中應(yīng)該警惕的愛情惡魔.三十六歲的克洛德是巴黎教會的副主教,他從小在教會學(xué)校里接受教會教育,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終于爬上了位高權(quán)重的位置.但是單調(diào)刻板不人道的教會戒律并沒有能消除他內(nèi)心的本能欲望,反而使這種本能欲望在極度的壓抑下變得更加激烈和瘋狂.當他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情沖決了宗教對他的長期壓抑后,他的欲望本能便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變得無法控制和收拾.
我們無法否認克洛德對愛斯美拉達的愛是真心誠意的,是熱烈的,無可替代的,他甚至愿意為了愛斯美拉達的愛情,放棄他所有的一切,連同他信奉了幾十年的上帝.但是他的愛情也是極端自私的,他的愛情觀就是:“如果我不能擁有,我就要讓她毀滅!”所以他先指使他的養(yǎng)子卡西莫多在深夜里去搶愛斯美拉達,失敗后,又刺殺情敵弗比斯,并嫁禍于愛斯美拉達.當愛斯美拉達被卡西莫多搶救到巴黎圣母院內(nèi)合法避難的時候,他再利用權(quán)勢和陰謀讓愛斯美拉達失去了巴黎圣母院對她的庇護,然后在一片追殺聲中,用死亡作威脅,逼迫愛斯美拉達接受他的所謂的愛情.
生活中無數(shù)因愛成恨,因愛成仇而產(chǎn)生的人間悲劇,基本上都因為有克洛德這種極端自私,只顧滿足自己的情欲,絲毫不考慮對方意愿的根本不懂愛情的人物存在.所以每當我看到那些竭力鼓吹“愛是沒有錯”的愛情宣言時,就忍不住腹誹不止.因為個人覺得,無視被愛人意愿的,單方強加給對方的愛,不但是極端錯誤的,有時甚至是罪惡的.
4, 格蘭古瓦的愛情觀
格蘭古瓦是一個潦倒的詩人,就像在今天的社會,詩人無法靠寫詩來養(yǎng)活自己一樣,在兩百年前的巴黎,詩人也無法靠寫詩來養(yǎng)活自己,所以他不得不到流浪者人群聚集的乞丐王國里去求生存.遺憾的是一個詩人連當乞丐的技能測驗也沒有能夠通過,結(jié)果被當成沒有資格當乞丐的人而送上絞刑架.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中國的一句古話:“百無一用是書生!”看來法國人和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是基本上一致的.
然而書生的可愛之處是有自知之明,當格蘭古瓦的愛情被愛斯美拉達平靜地拒絕后,他立刻就明智地放棄了.因為他感到慚愧,身為男人,在愛斯美拉達被卡西莫多搶劫的時候,他沒有勇氣出面挽救,而他自己的生命,反而是靠了愛斯美拉達的憐憫才得到挽救,面對這樣一位“女強人”,只要還有一點自尊的男人,便不會再奢望什么愛情了.
所以格蘭古瓦格在和愛斯美拉達結(jié)婚后,便自愿當起了掛名丈夫,每日里隨著愛絲美拉達上街去賣藝.掛名夫妻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愛情,但最起碼還有一個婚姻,并可以維持生存.
從格蘭古瓦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今天許多中國丈夫們的身影,他們明明知道他們的妻子和自己沒有愛情,明明知道他們的妻子渴望怎樣的愛情,但是他們不得不接受這份沒有愛情的婚姻.
5, 卡西莫多的愛情觀
如果說沒有愛情只有婚姻的格蘭古瓦們是不幸的,那么相對來說,卡西莫多則算得上悲慘了.卡西莫多是屬于自身條件極差,但眼光又非常高的理想愛情主義的典型.卡西莫多由于長相畸形,從小成為棄嬰,是副主教克洛德收養(yǎng)了他.由于從小在教堂長大,他也從來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長大后,繼續(xù)留在教堂做敲鐘人,所以他所愛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副主教克洛德,一個是教堂的沒有生命的大鐘.可是,當美麗善良的愛斯美拉達出現(xiàn)的時候,喚醒了他內(nèi)心對美好愛情的渴望.然而這種渴望的覺醒,并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快樂,反而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理缺陷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
面對愛斯美拉達的美麗,他是那樣地自卑,痛苦,他渴望接近愛斯美拉達,但是又怕自己的丑陋令到愛斯美拉達難受和害怕.他對愛斯美拉達并沒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邊就行了.然而就連這樣一個奢望也被他的養(yǎng)父奪走了,絕望中的卡西莫多憤怒地殺死了他的養(yǎng)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殺死了他自己——他擁抱著愛斯美拉達的尸體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當然生活中不可能,或者很少有可能存在卡西莫多這樣丑陋的人,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或那樣缺陷的人卻很多,他們在面對他們心中完美的理想愛情對象時,也會像卡西莫多一樣自卑和痛苦.所以,如果他們可以更加自信一些,或者更加調(diào)低一點他們選擇愛情對象的標準,也許他們會生活得更加快樂一些.
三, 建筑
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作者筆下的當時的那些建筑,那些奢華的象征權(quán)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來展現(xiàn),展現(xiàn)建筑家的審美觀,也就是個人的才華,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復(fù)雜的毫無章法的建筑群,我們不難看出,當時人們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教堂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著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陰森恐怖,這讓人聯(lián)想到在宗教的遮攔下,當時社會是怎樣的骯臟和敗壞,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強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這樣的對照下進行的,讓人的心靈深刻的體會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劍,你會盡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層蒙在社會上空的陰云,那陰云是邪惡的,
你對它充滿了憤怒和鄙視,就像書里面的那些流浪漢們對待社會的瘋狂的報復(fù).可是你不能,因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惡,你就先要將代表著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殘酷的事情啊!還有比人喪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千言萬語,還是那句樸素話--《巴黎圣母院》不愧是世界文學(xué)寶庫中的佼佼者,雨果不愧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領(lǐng)袖.
貌似有點多,呵呵
讀《巴黎圣母院》有感600字
讀《巴黎圣母院》有感600字
不要太深奧,讓人感覺通俗易懂,一定要是原創(chuàng),
不要太深奧,讓人感覺通俗易懂,一定要是原創(chuàng),
其他人氣:331 ℃時間:2020-04-04 12:14:42
優(yōu)質(zhì)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 《巴黎圣母院》讀后感600字左右 2篇
- 讀巴黎圣母院有感 200字
- 巴黎圣母院讀后感200字,急
- 把自然數(shù)1.2.3.按下表的規(guī)律排成5列,請問1000出現(xiàn)在第幾列?
- 一根繩子,第一次剪去全長的8分之三,第二次剪去7.5,這時剪去的與剩下的米數(shù)比為7比5,第一次剪去多少
- 在水平面內(nèi)用5N的水平力拉著一重10N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 小明與小華郵票張數(shù)的比是5:6,小明給小華10張郵票后,小明與小華郵票張數(shù)的比是4:5.小明原有郵票多少張?
- 各項都是正數(shù)的等比數(shù)列{an},公比q≠1,a5,a7,a8成等差數(shù)列,則公比q=_.
- 認真閱讀《仙人球》一文,
- 孫悟空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寫一段話介紹一下
- 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 鋒面氣旋的中心區(qū)降不降水?
猜你喜歡
- 1【(12/5-2.4)*2010+8.7*587】/5
- 2當a大于0,則|a減根號下9a的平方|等于多少?
- 3《魯迅漂流記》簡要的,主要內(nèi)容?
- 4英漢互譯 No one will make a deeision to run a maratho
- 5一座雕塑的基座是圓形的,半徑是15cm,在它的周圍植上5m寬的環(huán)形草坪,草坪有多少平方米?如果植1平方米草坪的成本為20元,那么植這塊草坪的成本至少是多少元?
- 6英語翻譯
- 7在△ABC中,∠A-∠B=35°,∠C=55°,則∠B等于( ?。?A.50° B.55° C.45° D.40°
- 8若平面內(nèi)有一正方形ABCD,M是該平面內(nèi)任意點,則MA+MC/MB+MD的最小值為_.
- 9冪函數(shù)f(x)的圖像點(3,根號27),則f(4)的值是?
- 10虛擬語氣練習題求解
- 11已知圓的面積S是半徑r的函數(shù)S=πr^2,用定義求S在r=5處的導(dǎo)數(shù),并解釋S‘(5)的意義
- 12再問下,題目是照樣子寫詞語,列子是濃濃的,我不懂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