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
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
法,也有學習態(tài)度.
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yǎng)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fā)現(xiàn).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于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
借題發(fā)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
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
的是教學態(tài)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于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
什么呀?”表現(xiàn)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
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yè)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
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講的是珍惜寶貴
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wèi)靈公》)
孔于說:“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猜你喜歡
- 1(1)九分之二的分子加4,要使分數(shù)大小不變,分母應().
- 2They'll stay for five days in Harbin.(對劃線部分提問) ------------
- 3悲憫惻隱之心 義無反顧
- 4一道初中乘方題
- 5將下列句子中的直接引語變?yōu)殚g接引語
- 6it was frist time...that誰能用這個句型造2個句子
- 7三角洲的形成有什么因素
- 81、He read the letter to all his friend【改被動語態(tài)】
- 9在角ABC中,AB=AC AD垂直BC于D角ABC周長的為36,角ABD的周長為30.請你求出AD的長
- 10一個數(shù)與4.85的和是14 1/2,求這個數(shù)《方程式》
- 11一項工程,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作,6天可以完工,現(xiàn)在甲先做4天,乙又接著做8天正好完工.乙每天完%B
- 12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