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里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的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凈,不想有什么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干一番事業(yè).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后世一直繼承贊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結合諸葛亮的《誡子書》一文中的名句談談樹立遠大志向的重要性是什么?
結合諸葛亮的《誡子書》一文中的名句談談樹立遠大志向的重要性是什么?
這是初四語文課本上的問題,主要是結合文言文談談樹立遠大志向有什么重要性!
這是初四語文課本上的問題,主要是結合文言文談談樹立遠大志向有什么重要性!
語文人氣:683 ℃時間:2020-04-01 18:14:54
優(yōu)質解答
我來回答
類似推薦
猜你喜歡
- 1I have been playing the piano since I _(be) 6 years old.
- 2比如現在讓你寫出 鎂(Mg)得到或者失去電子后的所成離子的符號,那我右上角
- 3太陽能如何轉換為煤中的能量?
- 4由參數方程確定的函數的求導公式
- 5在一道減法算式中,差比減數大40,減數是差的1/9,求被減數是多少.
- 6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組!
- 7兩列火車,一列長110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長130米,每秒行12米.(1)兩車相向而行,從車
- 8believe me和trust me 用法和區(qū)別是什么
- 9暚這個字現在在字典里還有嗎?
- 10I'll take a picture for lingling 改為現在進行時 怎么改?
- 11用a,s,a,u,e,g,s拼單詞
- 12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6所示,據此判斷物質